3月26日,來賓移動創新舉辦一季度“賦能建功”網絡技能大比武,通過“競技+科普+惠民”三維融合模式,將企業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創造深度綁定。這場覆蓋9支戰隊、1868人次實時參與互動,讓網絡練兵成為推動數字社會建設的公共課堂。 全場景直播重構技能競技 
參賽選手正在進行發電機操作。 賽場內,45名選手在無人機測量、應急發電、家寬裝機、熔纖四大核心科目展開巔峰對決;直播間里,觀眾通過“工藝評分”“盲猜勝率”等趣味互動深度參與,實時評論突破千條。主播穿梭各賽點,以第一視角解密布線工藝、熔纖手法等專業細節,通過“工藝評分”“故障診斷”等交互環節,同步學習光纜熔接規范、基站運維知識,將專業技術輸出轉化為全民數字素養提升行動。
四大技能全網曝光 
無人機測量比賽現場。 選手們運用無人機進行站點天線掛高和方位角的測量,并通過拍照記錄形成結果,相較傳統人工攀測效率提升3倍。應急發電科目通過布線、加油、啟動、供電、停機等完整工序檢驗選手們的應急反應能力,這正是保障汛期通信“生命線”的核心技能,在歷年汛期以及臺風“摩羯”期間,他們正是憑此技術實現災區基站100%不間斷運行。家寬裝機科目執行流程優化,裝機工作效率提高至少25%,專業技能的提升將惠及全市寬帶用戶。 硬核技術背后的軟實力 “應急發電科目不僅是體力活,更是腦力賽?!卑l電科目負責人藍健邊講解邊演示:油機接地電阻檢測、ATS切換時序調整、負載均衡配置……每個動作都暗含23項安全規范。

參賽選手正在進行發電作業。 “這些看似微小的技術參數,連接著千家萬戶的數字生活?!闭缳愂驴傊笓]林琪主任所說,“我們考核的不僅是技術指標,更是工匠精神的傳承,從工具包管理到光纜余留盤放弧度,0.1厘米的誤差就是區分優劣的標尺,淬煉技藝,最終要轉化為服務民生的溫度。” 首場直播好評如潮 此次大比武不僅是網絡線條的競技,更是通過直播,向大家傳遞網絡技術的正能量,讓更多“網絡尖兵”從幕后走向臺前,為數字新基建注入鮮活力量。也讓無法到場的觀眾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比賽的緊張刺激。直播還特別設置有“通信知識進萬家”有獎問答環節,32位獲獎觀眾除獲得禮品外,更成為首批“網絡質量監督員”。

全體參賽人員合影。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一場網絡技能比武既是技術的較量,更是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當選手們切磋的規范成為行業標準,當直播間的知識漣漪擴散向城鄉,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藝的精進,更是一個企業用技術創新填平數字鴻溝的堅實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