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政協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8次;組織開展調研活動11個,撰寫調研報告11篇;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420條,助推解決問題200多個;市政協班子成員聯系服務重大項目、企業72個,協調解決問題90多個;持續打造“來賓好商量”全媒體協商欄目,讓來賓政協“火出圈”;通過系列委員行動提升履職質效,有力助推來賓高質量發展…… 2024年,在來賓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常委會緊扣時代脈搏,聚焦中心任務,充分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職答卷。 強化思想引領 筑牢政治根基 過去一年,市政協始終把理論武裝擺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照亮履職之路。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理論學習與政治培訓活動共計80多次,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黨的創新理論凝聚共識、堅定信念。 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成為行動自覺,市政協黨組切實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嚴守意識形態陣地,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在全區政協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來賓市分享的黨建引領經驗贏得贊譽,為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注入了“紅色動力”。 聚焦發展大局 精準建言獻策 調研議政,直擊產業關鍵。圍繞全市產業發展藍圖,市政協精心組織了11項專題調研,涵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民俗文化、蔗糖與桑蠶產業等核心領域,形成11篇詳實的調研報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批示相關部門落實,促使工信、文廣旅、農業等多部門聯動發力,解決難題30項,為產業發展清障開路。 政協全會期間,委員們踴躍建言,87篇發言材料匯聚420條“金點子”,市委書記逐篇審閱,近半材料獲批示。從“三產”安置到“銀發經濟”,從水果產銷到產業技術改造,各部門行動迅速,推動解決問題200多個,讓委員智慧落地生根。 協商聯動,匯聚各方合力。“來賓好商量”系列協商平臺活力四射,全媒體協商聚焦蔗糖、瑤醫藥等七大專題,其中“守好中國‘糖罐子’”主題亮相廣西廣播電視臺,引發廣泛關注;114場“民生議事廳”協商聚焦就業、教育等民生痛點,231條建議助推解決問題104個;120多場基層民主協商依托鄉鎮聯絡站等平臺,化解鄉村治理難題105個,政協制度優勢在基層熠熠生輝。 市政協班子成員與機關干部投身中心工作一線,聯系服務重大項目、企業150多個,解決問題170多個;助力鄉村振興,爭取到幫扶資金50多萬元,解決問題60多個,用實干為發展賦能。 強化民主監督 護航決策落地 視察調研成為民主監督“利器”。一年來,市政協圍繞工業升級、農業發展兩大重點,引導視察團深入一線“問診”,2篇視察報告開出21劑“良方”,為產業發展精準“下藥”;專項監督性視察緊盯桂中治旱工程等關鍵項目,“回頭看”機制確保監督有力、問題整改到位。 聯動協作監督打出“組合拳”,與市紀委監委攜手19次,直擊市民出行難等問題;通過選派特約監督員、旁聽庭審等多元監督方式,為民主監督注入新活力,助推解決問題19個,讓權力運行更陽光。 激發委員活力 彰顯擔當作為 一年來,全市政協委員在多個領域積極行動,以實際行動彰顯擔當作為,在民族團結、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科教振興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貢獻力量。 在民族團結方面,“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委員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政協委員依托7大教育實踐基地,深入研究《大瑤山團結公約》,并通過跨區域交流促進民族交融。在全區政協民族工作會議上,我市政協委員分享的經驗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樣本,描繪了一幅幅和諧的民族畫卷。 在助推經濟發展方面,“產業振興 委員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政協委員通過舉辦“經濟微講堂”,為產業發展點亮了“智慧燈塔”;產業服務團累計入企解困180次,政協委員化身“招商先鋒”,成功引資超2.5億元、新引進工業企業58家,為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力。這一行動在全區會議上備受矚目,展現了政協委員在經濟建設中的擔當作為。 在鄉村振興方面,“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溫暖人心。市、縣政協聯動送政策、送技術、送文化下鄉200多場次,惠及群眾2萬多人次。委員企業累計投資2.5億元、捐款240多萬元,參與項目60多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科教振興方面,“科教振興 委員行動”內容豐富、干貨滿滿。政協委員走進社區、學校送知識,助力校園設施更新,并通過“科教下鄉”活動賦能蔗糖產業發展。在全區科教振興推進會上,相關地區的經驗閃耀光芒,為科教事業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 此外,在市場開拓方面,“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也取得了新成效。政協委員精準發力,搭建“政金企”平臺,通過銀企對接破解融資難題,為企業發展架橋鋪路,暢通市場循環渠道。 夯實履職根基 提升工作質效 一年來,市政協在提案工作、文化文史與外事聯誼、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政協理論研究與宣傳、委員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夯實履職根基,提升工作質效。 在提案工作方面,市政協全面升級提案工作規范,新辦法的實施促推98件提案落地有聲。其中,立案的67件提案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此外,積極向自治區政協“借力”,提交的16件提案中有14件得以立案,重點提案更是連續11年上榜。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提案素材還入選全國政協的選題,提案工作屢獲全區贊譽。 在文化文史與外事聯誼方面,市政協亮點紛呈。數字文史館資料不斷擴容,訪問量突破10萬次,并榮獲“優秀項目”稱號。同時,港澳委員聯絡工作緊密、服務周到,在全區聯誼工作會議上分享“來賓經驗”,為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市政協精準聚焦,30篇信息上報至自治區,其中3篇獲采用。此外,24期專報獲得市委、市政府領導的8次批示,有效推動政和步行街等民生項目改造升級,見證了信息力量的強大作用。 在政協理論研究與宣傳方面,18篇理論文章中有5篇入選匯編,媒體報道160余篇。“委員風采”專欄引發廣泛關注,《來賓政協》全方位展示了政協工作成果,并榮獲自治區政協2024年度政協報刊宣傳工作一等獎。 在委員隊伍建設方面,市政協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培訓、讀書、聯系群眾等活動豐富多彩,量化考核制度的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委員的履職熱情,委員活動小組累計開展活動120多次,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此外,機關干部隊伍不斷強化作風、提升能力,嚴守紀律規矩,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在全區秘書長會議上嶄露頭角。 回首2024年,來賓市政協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展望未來,市政協將繼續砥礪奮進,為來賓市高質量發展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