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錢包丟了,個人證件都在里面,以前補辦要跑幾個地方,既費精力又費時間,現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好,非常方便。”近日,在忻城縣政務中心“一窗通辦”窗口,羅先生順利補辦身份證和機動車駕駛證后滿臉笑容地說。 這是忻城縣將優化政務服務環境與推進清廉忻城建設深度融合,提升群眾滿意度的真實寫照。自清廉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忻城縣緊扣“四清”目標,以清廉單元建設示范帶動清廉忻城全域建設,拓展利用紅色廉潔文化資源,推動形成清廉忻城建設全域共建、全線共進的良好態勢。 深化“七責協同” 構建責任共同體 忻城縣堅持樹牢“一盤棋”思想,構建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紀委監委監督責任、牽頭單位主抓責任、責任單位協助配合責任、清廉辦和工作專班統抓責任的“七責”貫通協同、一體落實工作體系。 同時,結合縣情先后研究制定《大力推進清廉忻城建設的實施方案》《全面深化清廉忻城建設重點任務清單》《清廉忻城建設提質增效工作任務清單》等文件,各清廉單元相繼出臺各單元建設工作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路線圖,細化“任務書”,將清廉忻城建設納入年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述責述廉評議和績效考核內容,壓實清廉建設主體責任,統籌協調、部署推動、科學指導,推動清廉忻城建設向全域邁進。 注重示范引領 抓好輻射帶動 “我們從課后服務、物資采購、師德師風等方面做好廉政風險排查,健全權力監督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并形成崗位權責和風險清單。”城關鎮民族小學校長藍丹梅說,該校還打造“1134清潤模式”陣地文化,組織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培訓、演講比賽等系列主題活動,以“清廉+”滿足易地搬遷家庭子女高質量就學需求。如今,城關鎮民族小學被確定為忻城縣清廉單元樣本培樹點。 據了解,一年多來,忻城縣按照“基礎好、潛力大、有特色、有載體、帶動強”的標準,分領域分層級分批次打造清廉單元建設示范試點25個(戶),抓點帶面、聚少成多,通過清廉單元建設“小切口”,做實清廉忻城建設“大文章”。其中,城關鎮民族小學、紅渡鎮人民政府、紅渡鎮六納村、馬泗鄉馬泗村、安東鄉安東村以及馬泗鄉羅霖霖戶被來賓市推薦參與2023年清廉廣西建設示范單位(戶)評選。 深耕廉潔“文化田” 涵養清風正氣 “忻城莫氏歷任土司著有《官箴》《遺訓》《勸官族示》等,倡導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勤儉持家等思想,“訓官”“家訓”世代傳承。良好的家風助推莫氏子孫世襲二十多代,治理一方長達500年。”忻城縣黨員干部走進莫土司衙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接受莫氏清廉家風教育的洗禮。 忻城縣深挖古思起義、廣西都宜忻革命根據地等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潔元素,精心打造法紀教育基地、清廉家風研學路線等地域性廉潔文化陣地品牌,制定了忻城縣“古思起義”革命根據地—忻城縣土司博物館—忻城縣家風家教宣傳教育實踐基地的“清廉家風”研學線路,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與文旅產業發展同步規劃、整體推進。 此外,不斷豐富思廉踐廉載體,持續創新廉潔文化傳播方式,組織開展廉政文化書法作品征集活動,征集書法、美術作品共200余幅;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山歌、“壯歡”系列惠民活動、“忻風夜話”等接地氣的形式開展各類宣傳活動,讓廉潔文化可視、可聽、可賞、可悟;探索融合共建的方法路徑,建立清廉單元融合共建工作機制,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清廉建設各項措施成為促進中心工作的有效舉措,助推清廉忻城建設全面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