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忻城縣政協緊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中心任務,開拓創新,獻計出力,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交出一份份優異的委員答卷。 為改善村居環境,遂意鄉委員聯絡站圍繞遂意鄉聯保村環河建設步道、建設道路護欄2個課題,開展調研、討論、協商,爭取到上級資金310.25萬元,為板桐、遂意、弄堯等9個村38個自然屯的急、彎、險路段安裝護欄共11.738公里,受益群眾9533人,有效擴大委員聯絡站的社會影響力。 “近期都是雷雨天氣,多虧遂意鄉委員聯絡站為我們爭取到資金,在多個危險路段安裝護欄,消除群眾雨天出行的危險。”遂意鄉統戰委員藍貞鳳點贊道。 此外,縣政協積極組織委員開展科普進鄉村、衛生義診進鄉村活動。去年以來,農業農村界和教育界委員聯合開展農業技術培訓75期,受益群眾5475人次;科技界委員組織開展科普下鄉3次,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200余份;醫藥衛生界委員組織開展義診、送醫下鄉共182場次,受益群眾16571人次。 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三級政協委員蘭培文致力于繼承和發揚壯錦非遺文化,將工作室打造成民族服裝生產車間,將壯錦元素融入日常用品、文創產品,使傳統織錦工藝迸發新魅力。為讓織錦產業得到發展、傳統工藝得到傳承,近年來他多次受邀赴國內外參加工藝展示,精美的壯錦產品受到人們的青睞,贊許聲不斷。如今,他的工作室已成為廣西第二大民族服飾生產基地,有效帶動80多戶300多名群眾就業創業,實現增收。他還與遂意鄉板桐村達成幫扶協議,助力成立忻城縣首個鄉村振興特色產品展示展銷廳,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縣政協委員張魯清對乳鴿酒品牌進行資產重組,并于2022年9月投入生產,目前共招聘本地農民工30人,主要以困難家庭人員為主,占比超過60%,一定程度上解決群眾就業問題。同時,通過購買現代化蒸釀設備自主生產白酒,積極推動忻城縣酒業發展;與紅渡鎮政府簽訂協議,定點向困難戶收購乳鴿,為創收提供途徑;在縣內采購消耗中藥材,解決部分群眾農產品銷路困難、產品收購價格低等問題,進一步做大做強乳鴿酒產業,促進村集體與農村合作社發展,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為推動村企互利共贏,縣政協引導縣內優秀委員企業家與行政村結對,推動幫扶工作取得新進展。如來賓市江聯冷飲食品廠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隆禮飛雞”品牌,為幫扶村群眾銷售肉雞開辟專門的銷售點,目前已出欄2500余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3萬元。忻城縣新聯會委員工作室的委員充分利用自身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建立農產品銷售平臺——新聯會投資公司,加大忻城名特優產業、產品的宣傳力度,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為產業發展添磚加瓦。去年以來,住忻市政協委員、忻城縣中投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人)韋大衛組織公司相關技術人員舉辦養牛技術培訓18次,受眾500余人。 今年以來,縣政協還積極組織委員開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活動12場次,參與委員200人次,各級委員(委員企業等)捐資捐物助學助教累計15萬元,直接資助學生3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