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宣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在狠抓巡察整改落實、深化成果運用上持續發力,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堅持舉一反三,既抓好被巡察單位點上的整改,又抓好全縣范圍內面上的規范,做到點面結合、綜合施策、一體推進,確保整改任務落地見效。 傳導壓力 壓實整改主體責任 為進一步壓緊壓實被巡察黨組織巡察整改主體責任,武宣縣堅持把巡察整改作為重點突破的任務,著力以制度規定的形式把“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的理念傳導到被巡察黨組織中,樹牢黨組織履行整改主體責任的意識,形成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直接抓整改的機制。在每輪巡察反饋后,縣委巡察辦隨即梳理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形成問題清單抄告縣黨政“一把手”,相繼召開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約談會與巡察共性問題全縣通報會。進一步加強整改臺賬式管理,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措施及時間清單,使整改可跟蹤、可評價、可問責。在此基礎上,巡察辦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督辦檢查,并建立督辦事項檔案,對督辦事項實行統一管理;紀檢監察機關與組織部門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敷衍應付等情形的責任人,視情節給予通報、約談與追責問責,以維護政治巡察的嚴肅性、權威性,確保整改落實取得實效。 主體責任能否落實,是巡察整改的關鍵。該縣堅持從嚴從實抓整改,壓實整改責任鏈條。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和相關部門著力壓實整改主體責任,推動部門協同配合抓整改,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被巡察黨組織則要切實擔起整改主體責任,對巡察反饋的每一個問題持續跟蹤、推動解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見成效。同時,要求黨委(黨組)書記要擔起第一責任人職責,真正把巡察整改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直接抓、抓具體、抓到底,通過層層落實整改責任,形成全部門齊動手抓整改的良好局面。 跟蹤督導 強化整改日常監督 為進一步壓實被巡察黨組織的整改主體責任,切實推動整改任務落實落細,縣委巡察機構主動擔好統籌協調、跟蹤督促與匯總分析職責,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在強化巡察整改日常監督的同時,不定期會同縣委巡察機構、縣委宣傳部等部門開展集中督查督辦工作,不斷加大縣委巡察整改督導檢查力度。督導檢查組針對個別被巡察單位整改內容空泛、個別問題整改標準不高、整改舉措不夠嚴格、整改效果不夠明顯、支撐材料不完整等情況,及時與被巡察黨組織共同研究整改推進措施,要求被巡察黨組織能立行立改的則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問題,下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督辦單》,明確整改時限,限期整改。 此外,縣紀委監委機關進一步加強集中整改與日常監督的有效銜接,突出擦亮派駐監督探頭,緊盯駐在單位權力運行的“關鍵點”,加強對駐在單位“三重一大”事項、民主集中制等執行情況的監督,把駐在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情況作為日常監督重要抓手,定期組織黨風政風監督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等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綜合分析研判被巡察黨組織整改工作情況、“兩個責任”監督檢查情況、派駐紀檢監察組日常監督情況等。通過開展座談、當面反饋等方式,督促被巡察黨組織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按時查缺補漏,持續推進常態化整改,嚴防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紙面整改,確保巡察反饋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十三屆縣委第一輪巡察以來,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黨風政風監督室累計參加被巡察黨組織整改工作會議35次,實地監督檢查20多次,查閱整改方案、巡察整改報告、臺賬及相關佐證材料400余份,通過書面通知、口頭交流等方式提出整改意見100余條。 健全機制 筑牢整改根基提質效 武宣縣按照黨中央《關于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的意見》和自治區黨委《關于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辦法》,研究制定了《武宣縣委加強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責任分工》,進一步明確被巡察黨組織、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和縣委巡察辦、巡察組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在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中的責任分工。 在強化整改運作過程中,該縣結合工作中出現的新矛盾新情況,進一步修訂完善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工作流程和相關規定,規范并解決巡察整改日常監督“誰來領導、誰來實施、監督什么、如何監督”的問題,細化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需要承擔的日常監督任務,明確整改不同階段、關鍵節點的日常監督時間表,清晰呈現巡察反饋、巡察移交、集中整改、監督檢查、整改公開、持續整改、報告報備、成果運用等巡察整改階段的日常監督步驟,嚴格把好整改方案源頭關、整改責任關、整改進度關、整改質量關和結果運用關,規范工作流程,厘清環節流轉,有效促進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工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