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發布《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具體表現為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
近年來,隨著快遞實名制的普及,快遞面單成為個人信息泄露重災區。小小的快遞面單上,個人姓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信息一應俱全,《快遞電子運單》的出臺,將有效為用戶個人信息加密。如今兩項“新國標”正式實施已有4個月,我市推廣應用情況如何?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執行標準不一 快遞面單支持“加密”
6月9日,記者走訪市城區多家快遞驛站和快遞超市發現,大部分快遞包裹隱藏了個人信息,但仍有部分包裹仍完整顯示收件人的姓名、聯系方式、地址等信息。 “新國標”要求快遞單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記者隨機翻看幾個包裹發現,有的快遞面單只顯示收件人的姓氏,手機號碼隱藏了前7位數,但地址沒有被隱藏;有的包裹收件人信息完全被隱藏,用星號代替。 記者嘗試使用寄件服務,分別登錄順豐、中國郵政EMS、中通、韻達、申通、菜鳥裹裹等寄件小程序,查看寄收雙方的信息是否被加密隱藏。其中,順豐、中國郵政、菜鳥裹裹等多個小程序均支持個人信息保護,但大都不是默認選項,需客戶自行勾選。如,順豐快遞小程序在勾選“信息加密”后,紙質快遞面單和自助查單渠道均隱藏寄收雙方的姓名、電話、地址;菜鳥裹裹小程序勾選“隱私保護”后,隱藏寄收雙方的手機號碼和寄件人地址;中國郵政在下單頁面有“加密”和“不加密”兩種選項,勾選“加密”后,線上自助查詢渠道會隱藏寄收雙方的姓名、電話、地址,紙質面單隱藏雙方姓名和電話。 據了解,在電商平臺下單時,平臺會自動勾選“訂單號碼保護”,隱藏收件人的真實手機號。
個人信息加密 配送效率或受影響
快遞面單個人信息被隱藏,對市民來說無疑是件好事。在城區一家快遞驛站,前來領取快遞的市民絡繹不絕,部分市民表示,隱藏快遞面單信息后,不用再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 “以前拆完快遞,我習慣用打火機將面單燒黑或是撕碎,現在隱藏了個人信息,更方便處理。”市民謝女士說。 居民張楊說,快遞面單尚未隱藏個人信息以前,他經常收到騷擾短信,現在大部分面單上已隱藏個人信息,期待未來能夠將購買的商品信息一并隱藏。 快遞網點和快遞驛站的包裹堆積成山,隱藏了信息的快遞面單是否會給快遞收發工作帶來不便? “面單的信息被隱藏后,確實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些不便,有些快遞面單只顯示客戶的姓氏,如果有相同姓氏的客戶,會存在誤領快遞的可能。”一家快遞驛站的工作人員覃先生表示。 “現在我們都是通過虛擬號碼給客戶發送取件信息,如果客戶手機設置了黑名單,就會自動屏蔽虛擬號碼發出的信息,導致無法收到快遞通知。”一家韻達快遞網點的負責人李先生也有同感,年輕人可以通過自主查詢渠道查看取件碼,但一些老年人不會上購物平臺追蹤物流信息,一定時間內未領取,快遞可能會被退回。為此,他們只能通過后臺查詢客戶的真實號碼,再通過短信通知,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正在配送快遞的一名快遞小哥表示,在派發快遞時較難核對客戶信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聯系客戶,配送效率隨之降低。
市民看法不一 仍需保護個人信息
市民寄快遞是否主動選擇隱私面單呢?市民羅小姐說:“我還沒聽說過隱私面單,寄快遞還是想用正常面單。”也有市民表示,想先觀望隱私面單的使用情況。 “隱私面單幾年前就已出現,大客戶會選擇采用,但沒有實現大范圍覆蓋。”來賓市申通快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龍向記者透露,“新國標”發布后,不少大客戶會采用隱私面單,散單客戶較少采用,為避免收發麻煩,他們一般不選擇隱藏面單。 一家申通快遞網點負責人也表示,自去年“雙十一”以來,該公司就開始使用隱私面單,寄發快遞自動隱藏信息,無需用戶勾選,該舉措已實行半年。 快遞單“新國標”的發布,為隱私面單作出了細致、明確、可操作的規定,但各快遞公司在隱私面單上的執行力度要求不一,且缺乏相應監管,市民還需妥善處理快遞包裹。 “《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進一步規范快遞電子運單的生產、使用和檢測,更好地滿足了寄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和快遞業綠色環保發展需要。”市郵政管理局行業管理科四級主任科員黃榮昆建議,在日常使用快遞服務中,寄件人應選擇正規的快遞公司,主動勾選“信息加密”選項。收件人預留信息時,在確保地址和聯系方式準確無誤的情況下,可適當模糊姓名、地址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