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支撐發展,項目牽動全局,項目決定未來,這是象州縣全縣上下的共識。 今年以來,象州縣以“項目工作20法”為指導,以“非常之心”引項目、爭項目、建項目,掀起產業振興、項目建設新高潮,筑牢全縣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1-10月,全縣統籌推進市級以上層面重大項目106個,總投資575.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9.94億元;實現新開工項目28個、完成任務的165%,竣工項目9個、完成目標任務的75%,累計完成投資36億元;新增投資入庫項目33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66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62.89億元,同比增長37.8%;印發2批次共105個重大項目建設計劃,項目個數同比增長47.88%,實現20個項目納入自治區層面推進,個數增長25%;舉行11次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涉及項目43個,總投資91.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億元,已實現新開工項目31個、竣工12個…… 全面策劃謀項目 “謀劃項目要深入研究悟透中央、自治區重要文件和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領導講話精神,聚焦產業、國土資源、金融等政策,科學謀劃和儲備項目;要利用區位、資源、政策、產業等比較優勢謀劃項目。” 2月16日,市委書記何朝建在全市產業振興暨重大項目推進會上強調。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象州縣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運用“項目工作20法”,主動搶抓來賓作為廣西“十四五”區域協調發展試點的重大機遇,安排2000萬元前期工作經費,緊盯上級資金、政策,強化項目包裝;學深悟透上級精神,聚焦產業、國土資源、金融等政策,精準對接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領域,加強對新基建、農林水利、社會事業等領域項目的謀劃儲備;立足縣域區位、資源、產業等比較優勢,持續加大綠色碳酸鈣、木材精深加工、現代紡織等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度,重點謀劃大明礦業等4個高端碳酸鈣項目、華潤象州風電等12個能源電力項目以及13個現代紡織項目,持續做大做優產業項目基本盤。 截至目前,全縣共謀劃5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總投資達241億元。 搶抓機遇爭項目 “我們要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和資金投向,做好相關單位的政策性和業務性指導,各相關部門要不分規模大小,積極主動與上級對口部門密切聯系、對接溝通,鍥而不舍、一盯到底。”象州縣委書記張東要求,要聚焦短板弱項,多措并舉、不遺余力地爭取項目。 今年以來,象州縣緊抓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債券等政策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謀劃了21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總投資131.25億元,目前已入庫項目10個;擬申請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11億元,力爭2023年發行專債5億元以上;累計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鄉村振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3.77億元。 與此同時,象州縣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要求,緊緊圍繞“穩中求進攻堅年”主攻點,運用“項目工作20法”謀劃項目、推進項目建設,圍繞綠色建材、現代紡織、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主導產業,不斷強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持續加大“走出去、請進來”力度,深入開展駐點招商,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產業項目。 1-10月,象州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1.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7.8%。 統籌調度推項目 廣西雄記印染有限公司紡織、印染整理生產項目,通過象州縣駐三江口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代辦站,15個工作日內就辦好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象州縣要求縣四家班子領導帶頭聯系服務重大項目,協調保障用電、用能、融資等要素服務,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工作組、一份任務清單、一張進度表、一個微信工作群、一抓到底”工作模式,讓簽約企業拿地即開工、建設“零等待”。 此外,象州縣還組織發改、經貿、工管委等部門成立重點項目服務專班,建立健全“每日監測分析、每周匯總研判、每月調度推動”工作機制,大力推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審批事項代辦和“雙容”機制,緊盯政策導向,在解決項目用林、用地、用能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項目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服務保障。 今年以來,象州縣共獲得市級調劑占用耕地指標395畝,獲批使用林地1790畝,有效保障錦象水泥、集美精化、飛南銅資源等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發展需求,有力促進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亮出象州重大項目代辦服務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