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網(wǎng)-來賓日報訊 (記者 韋海臣) “我和患者素未謀面,但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建立起了生命之間的橋梁,我感覺挺奇妙的。”8月13日,在柳州市某醫(yī)院,歷經(jīng)4個多小時的采集,來賓小伙小莫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患者送去“生命火種”。 2004年出生的小莫家住來賓市興賓區(qū),現(xiàn)就讀于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23年3月,小莫參與無償獻血活動時,自愿留下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 “您好,請問是小莫嗎?您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您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嗎?”今年4月,小莫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詢問他是否愿意捐贈造血干細胞。小莫立即將消息分享給家人,家人讓他進一步核實。 “我在網(wǎng)上進行了查詢,發(fā)現(xiàn)確實是紅十字會的電話。”小莫說,非親緣關系造血干細胞配型相合是極其難得,只有十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配型成功,感覺自己挺幸運的,才入庫一年就配型成功了。核實確認消息是真實的,小莫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捐獻。 為了能夠以最好的狀態(tài)通過體檢并完成捐獻,小莫從接到通知后便開始清淡健康飲食、加強鍛煉、規(guī)律生活,最終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測、初次體檢和復檢。 8月8日,放暑假回家的小莫在父母的陪伴下,滿懷期待地來到柳州市某醫(yī)院,開始連續(xù)5天的動員劑注射,促進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釋放到人體外周血中,為采集做準備。盡管動員劑注射后有不適感,小莫卻從不訴苦,他說:“打動員劑后,身體產(chǎn)生的細胞數(shù)目比較多,身體稍微有些酸脹感,但基本上影響不大。” 8月13日上午,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血細胞分離,“生命種子”被成功采集,小莫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圍的醫(yī)護人員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紛紛向小莫表達敬意和感謝,他淡淡地說:“能給到他人一次重生的機會,我感到非常幸運,希望對方能夠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非常感謝您,素未謀面的恩人,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的感激之情。”當天,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小莫帶來了一份暖心的禮物——患者的來信,信中真切的語句讓他備受感動。 “雖然現(xiàn)在我還在學習臨床醫(yī)學基礎課,但已經(jīng)能夠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給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了。”小莫表示,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愛心與溫暖,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據(jù)悉,小莫是全國第18216例、廣西第645例、來賓市第4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我市今年第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