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教農用技術,還教應急救援知識,我們基層職工群眾也能得到工會‘娘家人’的呵護,真好!”8月21日,在武宣縣桐嶺鎮四安村哈蜜瓜種植基地,村民們聊起近日參加村里聯合工會舉辦的應急救援培訓班時,大家都表示收獲滿滿。
今年以來,武宣縣總工會主動擔當,真抓實干、創新服務,不斷彰顯“工”字特色,最大限度把職工群眾聚集到工會中,最大程度把工會工作做到職工群眾中,進一步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思想政治引領有力度。通過搭建“職工云講堂”“工間小課堂”“社區大講堂”等思政課堂,舉辦主題攝影美術書法文化活動、青年人才聯誼交友活動和趣味職工運動會,以及開展“勞模工匠進學校 思政教師進企業”活動等,提升廣大職工的凝心鑄魂引領力、典型示范帶動力、核心價值穿透力,為高質量建設“三城三區”匯聚起磅礴力量。 “小三級”工會管理有創新。探索推行黨工共建強引領、陣地共享強功能、活動共融強服務的“三共三強”管理服務新模式,激發“小三級”工會潛力。如桐嶺鎮以鎮直機關工會為龍頭、村組織聯合工會為支撐,常態化開展農民工勞動技能、安全生產知識、勞動者法律權益保障等培訓,并舉辦農民職工運動會、文藝晚會、“悅讀書”等活動,構建工會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服務新格局。目前,全縣已建立鄉鎮總工會、園區工會、村(社區)工會、行業工會聯合會等“小三級”工會27個,涵蓋431個單位。 民辦學校工會組織實現全覆蓋。深化“新一輪普遍建會”工作,聚焦“組織覆蓋、工作覆蓋、服務覆蓋”三方面重點,加大工會組織建會力度,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民辦學校建會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今年以來,全縣新建工會組織33個,發展會員1579人;民辦學校建會29個,實現民辦學校工會組織全覆蓋。 勞模選樹工作獲得新突破。持續開展宣講、宣傳、培訓活動,組織勞模工匠宣講團進校園、企業、農村開展宣講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氛圍。今年,武宣縣博盛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武啟惠、桐嶺鎮和律村村民何開巒獲評自治區勞動模范。 工會服務有特色。創新方式方法,拓寬服務領域,持續豐富“公益樂學”文化服務品牌,將公益課堂送進機關、企業、學校、鄉鎮、社區等基層工會,打造“四季送”、醫療互助等服務品牌,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截至目前,縣總工會聯合縣委依法治縣辦公室、縣人大常委會開展“與法同行·為勞動護航”法治宣傳暨“民法典宣傳月”文藝巡回演出活動10場,參與群眾6000余人次。同時,健全“法院+工會+人社+N”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加強勞動保障、勞動安全、職業病防治等直接涉及職工權益和利益的執法檢查,用心解決職工煩“薪”事和急難愁盼問題,上半年參與調解欠薪工作4次,涉及112人,涉及金額107.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