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群沿著既定路線,在山地上啃食牧草。(羅繼梁 攝) 從軍營到鄉村,從一名普通士兵到如今的養殖大戶,8年來,退役軍人翁良東將部隊的優良作風融入養殖工作中,憑借著堅韌不拔、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廣闊的鄉村開拓了一條致富路。 8月28日,筆者走進六巷鄉門頭村,看到翁良東正在除草,在一片山間,藍色的羊舍格外顯眼,百余只羊兒不時發出“咩咩”的叫聲。 下午3時許,翁良東準時打開羊圈門,羊群沿著既定的路線,穿過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丘,在綠意盎然的山地上漫步,不時低頭啃食嫩綠的牧草,一幅生動的田園畫卷在山間徐徐展開。 2016年,翁良東購入20只羊,在自家杉樹林中放養,正式成為一名“羊倌”。此后,他發揮“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精神,全身心投入養羊事業,閱讀相關書籍,自學養殖技術,逐漸形成了一套適合山林的養殖方法。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他又在門頭村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用于養羊,年銷售收入突破10萬元大關。 “現在一年可出售100多只羊,每只30~50斤,每斤20~28元不等。”翁良東介紹說,羊群在山地間自由活動,啃食天然牧草,這種自然放養的方式賦予了羊肉獨特的口感與營養價值,因此在市場上備受青睞、廣受歡迎。 如今,坐落于山林的養殖場已然成為門頭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翁良東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退役軍人在地方亦能大有作為。(黃彩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