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瑤族自治縣金秀鎮六段村獲得“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稱號; 忻城縣思練鎮鴻源安置點獲國家衛健委授予“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 忻城縣城關鎮城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羅藍科榮獲“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 全市2個水庫移民村及易地搬遷安置點獲評為全區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建設典型案例; 水庫移民項目實施進度和支付連續3年排全區前3名…… 移民工作事關社會穩定、民生福祉。今年以來,我市從推進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實施、建設美麗鄉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入手,抓細、抓實、抓牢水庫移民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各項工作,不斷增強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基本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移民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移民后扶項目穩步推進 讓移民群眾錢包“鼓起來” “項目推進得如何?群眾收入有沒有增加?”今年11月8日,來賓市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合山市召開,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合山市河里鎮移民村集體經濟項目水稻產業中心大米加工基地、合山市向陽小區安置點易安后扶產業服務中心等地,與鎮政府工作人員、移民村百姓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產業項目實施重點、難點,分享實施項目經驗。 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是移民事業最主要、最傳統的主責主業,也是移民群眾錢包“鼓起來”,口袋“漲起來”的致富“金鑰匙”。今年以來,我市立足水庫移民實際和移民群眾期望,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加大產業扶持和移民培訓力度,不斷促進移民增收致富。 特別是今年年初,我市還成立了水庫移民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項目管理專家庫,負責對水庫移民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項目的評估論證、規劃設計和預算審查、規劃設計變更、工程造價、竣工驗收等相關技術工作。當年11月,又增補生產開發、法律法務、經營管理方面的專家,為移民群眾解決生產發展和經營方面的難題,促進移民增收。 目前,移民產業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據統計,2023年自治區下達全市水庫移民后扶項目96個,計劃投資14720萬元,項目已開工88個,實施完工64個,完成投資11700.81萬元;2024年自治區下達全市水庫移民后扶項目33個,計劃投資6338.04萬元,如今已全部開工建設,已實施完工9個,完成投資2506.16萬元。 黨建業務融合,建立走訪移民制度,年內局班子成員調研走訪移民群眾200多人次,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策劃和實施了大批項目,贈送30多臺電腦等解決移民村“微心愿”50多個。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我市還完成了2025年水庫移民后扶項目申報,共申報2025年項目87個,計劃投資63195.5萬元。 搬遷后續扶持力度加大 讓搬遷群眾“舒心”又“安心” 走進合山市易地搬遷安置點向陽小區,寬敞整潔的道路、嬌美艷麗的鮮花、嶄新明亮的太陽能路燈……讓人耳目一新,耳中聽聞鳥兒歡快的歌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花香,一派生機盎然、寧靜詳和的景象。 “我們小區越來越漂亮,道路整潔了,環境優美了,生活也舒心了。”看著小區日新月異的變化,易地搬遷群眾贊不絕口,拍手叫好。 目前,全市已建成28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共提供10260套安置住房,惠及10260戶40877名搬遷群眾。今年,安置點已全面滿足搬遷群眾的就近就醫需求,且義務教育入學率、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覆蓋率均達100%。此外,我市還新建了10653平方米的電動車停車棚,配備了1632個電摩充電樁和42個新能源轎車充電樁。 不僅是環境好了住得“舒心”,群眾實現了就業還搬得“安心”。 “‘點對點’送工服務是我市推動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就便就業的重要舉措,通過精準對接,穩步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市水庫移民工作管理局負責人韋茂忠說道。今年7月2日,市水庫移民工作管理局組織30名易地搬遷群眾走進市工業園區,開展來賓市易地搬遷勞動力穩崗就業對接活動。 為助力搬遷群眾就業增收,我市連續多年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一系列就業服務活動,今年以來累計舉辦勞務推介、專場招聘會及“點對點”送工服務等活動46場次,提供就業崗位近1.68萬個。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易地搬遷有勞動力實現就業9661戶20042人,確保了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易地搬遷戶實現一戶至少一人就業,我市還對暫未就業的易地搬遷勞動力全部開展“251”幫扶。 此外,我市還加強對易地搬遷產業扶持力度,不斷促進后續發展。今年以來,投資4557萬元,建設一批產業項目,截至目前已落實項目44個,完成投資5953萬元,投資完成率130.63%。同時,還以“以獎代補”資金發展特色產業,落實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950.53萬元幫助5554戶搬遷戶發展特色產業。 移民安置實施進展順利 信訪維穩問題有效處理 走進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最大的原址移民安置點——武宣縣桐嶺鎮四安村下安屯,該村屬原址抬填,如今家家戶戶住進了“小洋樓”,文體設施齊全。該村利用800多畝抬填區,規劃了千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了500畝溫室大棚種植果蔬。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重要水利樞紐工程、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工程淹沒涉及我市興賓區、象州縣、武宣縣。2015年,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來賓市庫區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啟動。 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完成投資678764.55萬元,完成移民安置補償總投資740033.2萬元的91.72%。其中2024年完成投資15718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000萬元的314%。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來賓市庫區移民安置項目累計完成銷號59項。 移民安置工作中,信訪問題是反映移民訴求、協調矛盾和維護穩定的重要環節。全市現已核定大中型水庫移民86560人,水庫移民局定期分析研判全市移民信訪工作,認真解決移民訴求,重大移民信訪問題局主要領導親自深入現場協調解決,有效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