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生前半輩子持教鞭當孩子王,雖然沒有什么顯赫的業績,但卻宛若天際那過眼的流星,自有其閃亮的光點。
父親高度重視小學生的安全教育。當年,我跟隨父親在村里的小學讀書,每天放學集隊成為慣例,每次集隊父親總會不厭其煩嘮叨安全的事兒。周末、長假前的集隊就更甚了,他不僅話題長,還經常要學生攜帶注意安全的小紙條回家讓家長過目,以此引起家長們的重視,配合學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如此這番,經常惹惱一些頑皮的學子,他們反感直叫:“老師,你太啰嗦了!每天都強調安全,不要亂爬樹,不能私自到河里游泳,過馬路要注意來往車輛……我們全聽膩了。” 在村里讀小學時我成績好,自認為是聰明的另一類。曾“提醒”父親不必天天談安全,講那些倒霉、不吉利的事,惹人怨恨。父親沒有發火,曉之以理:“爸爸是孩子王,管教好孩子們的學習和安全,是我的責任。你跟伙伴們年紀小,好動貪玩,還未真正懂得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搞不好缺臂少腿,會遺憾終生的。”父親那肺腑之言,當年的我怎么也不能牢記心中,殊不知倒霉的事就落到自己的身上。那是我三年級時的事,父親組織學生去河里游泳,他劃定適宜游泳區域,全神盯住每位學生。我鬼使神差,獨自越出區域,陷入深潭……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父親焦急得愁容滿面,同學驚慌得呆若木雞。 我溺水住院搶救的事件,此后成為父親進行安全教育的典型材料,傳教一批批學子,護送一屆屆學生,讓大家健康步入高一級學校。 父親常引用故事啟發小學生認真學習。譬如這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不識字的母親送兒子到私塾念書識字,殊不知兒子讀完兩天便退學。母親問其原因,兒子操筆寫下一、二、三,隨后還夸口老師教的內容太簡單,即一字畫一橫、二字畫二橫、三字畫三橫,依此類推。母親文盲無知,反而覺得兒子聰明。有一天,姓萬的親戚辦喜事,邀請赴宴。寫紅包時,“萬”字難倒“聰明”的兒子,他拿來母親的梳子,蘸上墨水狠命畫橫軸…… 父親講述這個趣味濃厚的故事,學生們從中得到啟發,大家當即嘰嘰喳喳地議論:他剛學一、二、三就驕傲,難怪“萬”字不會寫,我們今后學習可不能像他那樣驕傲了。 父親善于以誘導的方法教育小學生。有一年,父親上公開課,整個大隊的老師來評課。課上得好與壞,完全由評課老師打分評定。父親讓學生用“配”字組詞并造句,阿猛站起來舉手回答,無意中猛過了頭:配種,公豬跟母豬配種。瞬間,似懂非懂的同學們哄堂大笑,完全聽懂的老師也禁不住跟著笑。瞬間父親難堪極了,但隨后便笑語激昂:“阿猛同學好樣的,組詞造句全對了!公豬跟母豬配種生下可愛的小豬,同學們知道怎樣叫喚小豬,怎樣給小豬看病打針嗎?”話音一落,尷尬的局面全打破,孩子們個個張嘴學豬叫,怎樣給小豬看病打針沒人答出來。解鈴還須系鈴人,父親耐心誘導:“同學們,要想學會給小豬看病打針,使小豬快快長大,必須努力學習,考取畜牧學校,成為獸醫站的技術員才行……” 父親的耐心誘導,最終迎來了歡樂的浪花,十多年后,阿猛果真從畜牧學校畢業,成為服務一方的獸醫師。 9月10日,在這舉國上下歡慶教師節之際,回想父親生前長年從教,的確是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