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自1943年以來,由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的延安雙擁運動已成為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它所凝聚的堅強的軍政軍民團結,為中國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在新的歷史時期,忻城縣作為“自治區雙擁模范縣”,我們如何充分發揮“模范”作用,立足新形勢,探索新路子、創造性地開展雙擁工作支持部隊建設,更好地密切軍政軍民關系,實現“強軍夢”“中國夢”,引人深思。 一、統一思想,在增強責任意識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國家機關、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大局觀念,把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當作分內的事。”各級黨委政府必須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實質,在增強國防雙擁責任意識上下功夫。一是從政治高度來“提高認識”。雙擁工作無論是扶貧幫困、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搶險救援,還是支援軍隊建設、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神圣使命,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為了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共建工作,就是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和雙擁工作重要論述的實際行動。二是從穩定大局高度來“增強意識”。軍政軍民的團結,各民族的團結,是社會保持穩定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和條件。沒有和諧團結的內外環境,軍隊發展、社會穩定就是一句空話。做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對于維護軍政軍民團結、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促進忻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三是要從發展變革的高度來“形成共識”。當前,駐忻部隊基礎薄弱、技術力量相對落后。駐忻部隊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雙重領導優勢,更加主動地開展雙擁工作,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爭取地方支持部隊發展。總之,抓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是必須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的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只要軍地雙方都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就有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可靠的組織保證。 二、立足實際,在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上“用狠勁”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有關方面特別是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千方百計幫助官兵解決后顧之憂。”做好新時期的雙擁工作,就要把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盯在解決難點、重點問題上,以難點、重點問題的突破,推動雙擁工作扎實深入地開展。一是在研究新情況上“使對勁”。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是解決雙擁工作難點、重點問題的基礎和前提。不了解雙擁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不研究遇到的新情況,不清楚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就根本談不上解決問題。軍地雙方要加強調查研究,真正把影響和制約雙擁共建工作的“瓶頸”研究透,把新形勢下擁政愛民的特點規律研究透,把創新發展的思路研究透,牢牢掌握雙擁工作的主動權。二是在解決難點問題上“用準勁”。近年來,轉業官兵、城鎮退役士兵安置、隨軍家屬就業、現役干部住房、重點優撫對象生活、住房、醫療保障等問題,已成為影響部隊建設和發展的焦點、難點問題。軍地雙方要在實際工作中常態化落實好互辦事實“雙清單制度”,把互辦實事具體化、清單化。結合當地實際,共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促進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真正使雙擁工作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比如,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問題,增強廣大干部扎根軍營、無私奉獻的熱情;駐地部隊要在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等方面,積極參與,緊密配合,發揮好主力軍作用。駐忻部隊可成立輔導小組,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經常到駐地社區、學校、農村等進行國防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國防觀念。三是在狠抓落實上“下足勁”。好的措施與方案關鍵在落實。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要求更高了,更要在落實上下功夫,尤其要在落實政策上下功夫。軍地雙方要把互辦實事納入督查范圍,確保各項雙擁政策落實到位。 三、主動謀劃,在探索形式和載體上“求創新” 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座談會明確要求:“要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加強宣傳引導,拓展形式內容,豐富載體抓手,不斷譜寫軍政軍民團結時代新篇。”雙擁要再創新,貼近實際就是發力點。雙擁工作是與軍地各項建設相聯系的社會系統工程,要適應發展變化的形勢和任務,必須豐富共建內容,改進方法手段,不斷推動雙擁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創新發展。一是“點面結合”造氛圍。集中力量抓普及、抓示范,避免各自為陣和“掛空檔”,確保駐地部隊都有共建對子。加強部隊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型社會組織等共建,著力提升軍地共建的影響力、輻射力。二是“豐富載體”鑄品牌。近年來,忻城縣公交車推行軍人依法優先,商鋪推行軍人優惠到“關愛功臣”、軍人法律援助活動,軍人職業尊崇感大幅提升,廣大軍人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今后,要借助創建雙擁模范縣、模范單位、文明單位等載體,持續深入開展“關愛功臣”“情暖軍營”“干部進軍營”“官兵走基層”等富有特色的軍民共建活動,推動軍地雙方互訪慰問、互助協作。三是“資源共享”雙促動。駐地部隊要善于運用軍事文化反哺社會,發揮國防教育室的教育功能,履行好戰斗隊、工作隊和宣傳隊職能,激發人民群眾愛國擁軍的熱情。 四、健全機制,在推動持續發展上“出實招” 雙擁貴在經常,制度建設管根本更管長遠,確保雙擁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作為“自治區雙擁模范縣”,忻城要率先在全市做好榜樣,建立雙擁長效機制。一是制訂規劃制度。要把雙擁共建工作納入軍地長遠發展的總體規劃,每年年初,軍地雙方要根據上級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統籌考慮、精心設計雙擁共建計劃,保證開展雙擁工作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主要是學習中央和上級的有關政策和指示精神,互通信息,加強交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集中進行研究,拿出解決辦法和措施。三是評比表彰制度。雙擁工作需要經驗,也需要熱情。結合年終工作總結,對雙擁落實到位、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大力進行表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地方績效考評要把雙擁工作開展情況列為評比考核內容,使雙擁工作有標準、有任務、有檢查、有評比,以此激發動力,促進雙擁工作的健康發展。 新時期加強雙擁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新時期雙擁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全力推進社會化雙擁,將“軍民融合、軍民一致、軍民一體”,不斷匯聚抓雙擁、促雙擁的強大合力。 (作者系忻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