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來,在興賓區各糖料蔗生產基地,隨處可見蔗農忙碌的身影,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
翻土、施肥、覆膜……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寺山鎮爐塘村的甘蔗地里熱鬧非凡。村民趁雨后水分適宜,緊鑼密鼓地開展甘蔗春耕播種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新一年的“甜蜜希望”。寺山鎮搶抓農時,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有序組織群眾開展甘蔗春耕備耕工作,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2月19日,在三五鎮廣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蔗種莖加工廠,工人們正忙碌勞作,剝葉、切割、篩選、消毒……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公司負責人莫麗榮穿梭其中,仔細檢查蔗種情況,確保為種植戶提供優質蔗種,助力春耕生產。 “我們從2月6日開始提供蔗種,今年計劃提供1萬畝優質蔗種,目前每日可滿足200畝種植面積的蔗種需求。”莫麗榮介紹,為保障春耕蔗種供應,工廠火力全開搶抓生產,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對蔗種進行切割、篩選、消毒等,從源頭上保障甘蔗的產量和品質。 蔗糖產業是興賓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新春第一會”吹響了沖鋒的號角,興賓區糖業系統以“開年即沖刺”的姿態,迅速行動、全力拼搏,錨定糖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聚焦穩面積強鏈條,夯實生產基礎,強化全產業鏈建設,全力守好全國人民的“糖罐子”。 穩定糖料蔗種植規模。健全完善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動態平衡機制,持續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確保糖料蔗保護區面積、種植面積不減少。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維護砍運購銷秩序,推行糖料蔗收購“首付價+糖價”聯動機制,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落實脫毒健康種苗、水肥一體化等惠農補貼政策。全面推行規范化訂單農業改革,保障蔗農收益,提高種蔗積極性,確保2025/2026年榨季糖料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進廠糖料蔗突破630萬噸,產糖量達到85萬噸以上。 夯實糖料蔗生產基礎。以糖料蔗“四化”建設為抓手,全面促進糖料蔗生產降本增效。實施經營規模化,積極培育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等種植主體,引導蔗農開展并戶聯營、土地流轉等模式,力爭2025年新增糖料蔗經營規模化面積6萬畝以上。實施種業振興,累計完成建設糖料蔗良種繁育基地2萬畝,脫毒種苗供種能力達30萬畝以上。加強蔗田水利化建設,全面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力爭建設面積累計35萬畝以上。推廣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大分步式機收點建設,力爭2025/2026年榨季聯合機收和分步式機收率達15%以上。 優化升級糖業全產業鏈。堅持“以鏈興糖”,力爭2025年制糖及綜合利用產業鏈總產值125億元以上。加強制糖工藝改造創新,精準招引糖果、飲料、休閑食品等用糖企業,做大食糖精深加工產業鏈。提高濾泥還田和加工利用率,積極引進相關企業,推動形成濾泥生物肥產業鏈。重點扶持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利用量大的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龍頭企業,實現蔗葉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打造蔗葉綜合利用全產業鏈。推進糖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動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提檔升級。 (韋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