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吹拂大地的綠意,細雨飄灑一夜的芬芳。朦朧的天暮被鳥兒的啼叫聲叫醒,晨光一點點撕開云層,眼前豁然明亮,陽光如同一鍋冷水,劈頭澆下,刺眼得令人無法睜眼。 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縷粽子的清香在空中彌漫,一道柔和的聲音從客廳傳來。 “小華,起床吃粽子啦。” “來了,來了。” 我一邊起床一邊回應著媽媽。坐到餐桌前,我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露出飽滿糯米,來自粽子的獨特香味充滿整個鼻腔。聞著棕香,我的思緒飄到了千年前的戰國時期…… 案幾上的蠟燭已經熄滅,不遠處有一個身影正在仔細翻看著典籍,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這是楚國的左徒官——屈原。數日前,懷王讓屈原執筆起草楚國改革的憲令,他便經常這般通宵達旦地工作。 作為書童的我,也問過先生,為什么如此匆忙?他只是緊鎖眉頭,望著遠方,沉默不語。而晨光似乎懂得他的堅持,鋪灑在他高高束起的頭發上,素凈的長袍被一條長長的陸離飄帶點綴著。 過了一會,門外驟然響起一陣“砰砰砰”急促的拍門聲。門開了,是上官大夫。他一進屋便要看擬寫的法律法規,屈原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他的請求。上官大夫被拒,皺了眉毛,生氣地瞪著屈原,離開時把門摔得讓屋子都震了震。我走到屈原身側,心中的不安感油然而生,一邊給他研墨一邊輕聲問道: “先生為何不能給大夫看快擬好的律法呢?好歹他是一位高職官員呢,您不怕他在懷王面前參你一本?” “不怕,在法律擬好前,誰都不能看,無論是多大官職的人員都沒有特權。” 屈原神情嚴肅且目光炯炯,堅定地回答了我。 果不其然,懷王聽信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此后20年間,從左徒官到三閭大夫,從桃花江到汨羅江,先生被一步步放逐,遠離了政治中心。 汨羅江邊,我又看見了屈原,他的頭發仍舊高高束起,一如既往,穿著素凈的長袍,他站了許久,仿佛在沉思些什么。這時的汨羅江仿佛更冷了,江風也更加凜冽,但我知道這些寒冷遠不及心冷。全心全力侍奉的君主,因聽信小人的讒言貶謫他、懷疑他。他眼睜睜看著君主沉迷豪奢美酒,卻不能做些什么,眼睜睜看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國家一步步走向滅亡,卻束手無策。 “撲通”一聲,屈原的身影決絕地消失在汨羅江畔…… 我瞪大眼睛感到十分吃驚,我迫切地想拉住他,告訴他世人皆濁而他可以獨醒啊,楚國之路不通可以效仿孔子周游列國呀,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可我知道,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之下,我也知道屈原不止一次表達過自己的追求。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人生稟命兮,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 屈原告訴我,卓絕的意志和精神,可以支撐一個卑微者、平凡人去譜寫屬于自己的傳奇。波濤翻滾,愿江水滌蕩塵世的污濁,還給屈原一片赤誠純白…… “小華快吃粽子,粽子要涼了。”媽媽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哦,好的。”我拿起粽子,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懷想屈原精神,也不由心生一股無窮的力量! (作者系來賓市第一中學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