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我們都很想你,52年了,我們來看你了。家里都以你為榮,下次再帶你回家吧!”4月16日上午,在湖南省隆回縣,合山籍烈士韋羅新犧牲52年后,首次與家人“團聚”。 五色糯米飯、豬頭肉、臘腸、紅雞蛋……這些極具廣西特色的祭品整齊擺放在烈士韋羅新的墓碑前。親屬們上香點燭、鞠躬、獻花,并輕輕擦拭碑文,向烈士韋羅新訴說心里話,寄托哀思。 就在祭掃的前一天,合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組陪同烈士的親弟弟韋六新、堂弟韋慶華、蒙德山等烈屬,從來賓市乘坐高鐵趕往隆回縣。在車上,韋六新眼含淚光,反復觀看著烈士尋親視頻,感慨萬分。“哥哥去當兵時,我才兩歲多一點,后來聽父母說過哥哥犧牲的消息,但是不清楚安葬在何處。現在,終于找到了,內心激動卻也難受。” 韋羅新是合山市北泗鎮古樓村(原來賓縣北泗公社古樓大隊)人。1971年1月,他光榮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0722部隊87分隊的一員。1972年11月27日在國防施工中不幸犧牲,年僅20歲。因其生前表現出色,曾積極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被黨委追認為中共黨員。 “他從小就懂事聽話,時常幫家里分擔家務,也經常照顧我們幾個弟弟,還記得那時候,他跟我說要去當兵,拜托我照顧家里。我問他怎么那么急,他告訴我,二叔都去朝鮮為國爭光了,我不能落后。”韋慶華回想起跟哥哥韋羅新昔日相處的時光,感慨不已。 入伍后,韋羅新曾兩次寫信回家,分享在軍營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遞交入黨申請書后的感言。“收到他的來信,我們都很高興,都想著下回信里會寫些什么呢?最終,等到的卻是他犧牲的消息。”韋慶華說道,“由于當時的信息傳遞不暢,我們雖知他犧牲,但不知其安葬的具體位置,多年來,家里人一直在尋找,但都沒有結果。” 轉折來自一條網絡短視頻。近日,一名網絡博主發布了一條烈士尋親的視頻,鏡頭中出現了韋羅新烈士的墓碑。合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烈屬得知這一線索后,迅速與博主取得聯系,并最終確認了烈士的安葬地點。 “我們在網上看到短視頻后,立即就查閱了檔案,與烈士親屬核實烈士相關信息,最終確定韋羅新烈士的安葬地點。隨即與湖南省隆回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取得聯系,在祭掃后商量回遷事宜。”合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韋蘭剛說。目前,合山市與隆回縣兩地退役軍人事務局正在緊密協商,以妥善處理韋羅新烈士的回遷事宜。(吳 凡 凌顯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