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理解教育論》一書中看到這樣一句智慧錦言:“理解學生,教在心靈?!睜柡?,理解學生便成了我教育實踐中的理性要求。 依稀記得那天傍晚,夕陽斜斜地掛在山頂上,胭脂紅的臉上透出幾分嬌羞,依戀地望著可愛的人間。當我沐著夕陽的余暉,急匆匆地來到車棚,身后傳來了班長的聲音:“老師,老師,我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希望你不要生氣,小寧違反紀律,我們班這周沒有機會獲得流動紅旗了。”班長垂頭喪氣,一旁的小寧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 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每一個孩子都想讓流動紅旗高高掛在本班教室門口。 我們來到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上,心平氣和地交談了許久。最后,我對他們說:“得不到流動紅旗沒有關系,我們要改正缺點,繼續努力。小寧,你不要太自責,別忘了,老師給每一個同學兩次‘赦免’的機會呢。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蔽铱粗麄冸x去,兩人輕快一致的步伐,猶如在彈奏一首歡快的樂曲。 第二天早上,我在操場上看到形單影只的小寧,只見他晃來晃去,不時低下頭,像是在尋找什么東西。 “小寧,現在是晨讀時間,老師想聽到你瑯瑯的讀書聲,我們一起回教室吧?!?/p> 聽到我的聲音,他把頭埋得很低很低,徑直向我走來,“老師,對不起,我……我昨天違反紀律,今天早上看到講臺上有……有扣分反饋條……”他把頭埋得更低了,說話結結巴巴的,一雙小手無處安放,眼睛不知該看向何處。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撫他的情緒。他繼續說:“老師,我在校園里看看有沒有同學遺失物品,如果有,我撿起交到少先隊大隊部,給班級加分,爭取拿到流動紅旗?!?/p> 多么純真的心靈啊!我突然感到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被撥動了,放目遠眺,仿佛看到鮮花怒艴的春光。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老師能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錯誤,師生之間就會有認識上的溝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靈上的對話。我理解包容小寧的同時,小寧應該也會改正錯誤,在我的教育中學會理解他人。 (作者系武宣縣民族小學教育集團濱江校區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