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興賓區通過校內課后服務實施、學生作業管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治理等舉措,打出一套“雙減”組合拳,逐步建立并完善“雙減”長效機制,全面深化各中小學校素質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雙減”落地后,興賓區及時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并印發實施《來賓市興賓區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實施方案》。同時,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教育體育局,設有六個工作專班,各部門明確工作職責、通力協作,強化對培訓機構辦學行為、服務行為的監管,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對學校常規管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轄區學校能夠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作業布置時間、總量均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校內課后服務,助力健康成長。3月初起,興賓區教育體育局開始調研、收集學校和教師意見、外出考察學習、擬定和印發實施相關方案,秋學期正式實施開展。興賓區學校課后服務以“家長自愿、校內實施、共同監管”為原則,推行“5+2”模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段要求設置作業輔導、特色課程服務等。作業輔導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主,特色課程包含音樂、美術、舞蹈、體育、象棋、跆拳道等項目。截至目前,市濱江小學、市政和小學等30所學校正有序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各學校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開設校內課后服務學校占應開設學校數的100%。 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負擔。興賓區以“因材施教”“最優環境”為原則,對學生作業進行分層管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和設計例題與練習,安排課堂內容有梯度,并分層布置課內外作業。同時,嚴格落實各年級學科作業要求,如1-2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3-6年級家庭書面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7-9年級家庭書面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讓學生擁有更多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興趣愛好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抓實專項整治,規范辦學行為。從培訓時間、備案公示、收費監管等方面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并通過公眾號、走訪、電訪、座談會等方式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工作。此外,組織興賓區教育體育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轄區內對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清零工作;校外培訓機構完成非營利性機構登記6家;校外培訓機構由原來的20家縮減至13家,在培學生數由7月份的4590人減少至2219人,有效減輕校外培訓負擔。(韋素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