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就業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保障工作的關鍵。近年來,興賓區在著力做好易地搬遷群眾安置工作的基礎上,以“扶貧車間”帶動、公益性崗位安置和舉辦專場招聘活動等方式扶持群眾穩定就業,持續增強后續幫扶能力,提升幫扶成效,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興賓區建立有城南老鄉家園、鳳凰鎮、遷江鎮、小平陽鎮、蒙村鎮、來安小區等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1870戶8030人。 為幫助搬遷群眾實現就近穩定就業,興賓區結合安置點實際情況,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為年齡偏大、勞動能力較弱、文化程度偏低等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提供扶貧公益性崗位。 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興賓區最大的一個集中安置點。“這里主要安置2016年、2017年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共安置1436戶5573人。”瑞民社區老鄉家園第一書記冷輝告訴筆者,該安置點的搬遷群眾來自20個鄉鎮,人數多、就業需求多樣,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了不少搬遷群眾的就業難題。 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羅玉梅是平陽鎮風口村人,家庭勞動力少,且有一個孫子正在上學,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更顯艱難。如今,她在瑞民社區的幫助下,獲得一個公益性崗位就業機會。“我現在做保潔員,一個月有1600元的收入,緩解了家庭經濟負擔。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搬到這里住是我們一家子最幸福的事!”羅玉梅樂呵呵地說。 作為監測戶的蘭學晨是良江鎮吉利村委新下廖村人。他告訴筆者,瑞民社區結合自身情況,給他安排了交通引導員的扶貧公益性崗位,月收入1600元。“我媽媽在老家做農工,弟弟在來賓做電工,自己有了工作后,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蘭學晨說。截至目前,瑞民社區已為老鄉家園易地扶貧安置點的5名群眾提供水域巡邏員、交通引導員、保潔員等扶貧公益性崗位。興賓區已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204名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 此外,興賓區在全面摸清易地搬遷群眾就業情況,掌握搬遷群眾就業能力、就業意愿、培訓需求和企業用工需求后,通過現場招聘和“線上線下”招聘服務,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實現“點對點”信息推送,進一步解決脫貧群眾就業安置問題。2月24日,城南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行專場招聘活動,來自區內外的68家企業在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家門口提供了一萬多個就業崗位,讓招聘企業和應聘者面對面溝通,既解決企業的用工難題,又給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積極引進企業開辦“扶貧車間”,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吸納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近就業。 (黃桂枝 呂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