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0月11日,記者初見何小平,63歲的他正輕輕哼著歌,懷里抱著入睡的孫子。 “爺爺、父親、我、二兒子和小兒子,四代五個人!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家四代五人參軍報國,讓何小平這位退役老兵滿是自豪和欣慰。 “爺爺曾是地下游擊隊隊長!”何小平向記者娓娓道來。 四代“接力”參軍的故事,還要從何小平的爺爺何周文說起。何周文,1945年參加地下游擊隊,是地下游擊隊隊長,曾參加抗日戰爭、古思武裝起義等多場戰役,革命成功返鄉后毅然選擇將兒子何以輝送去部隊當兵。何小平的父親何以輝,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受爺爺、父親的影響,剛滿18歲,我就參軍入伍了。”何小平告訴記者,他仍記得爺爺送他入伍時說的一句話:“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再窮、再苦千萬不要忘記為國家守好門、扛好槍。” 1979年退役后的何小平,仍心懷保家衛國的軍人夢和報國情。他像爺爺一樣教導自己的三個兒子何南川、何北川、何懷川,并多次重復爺爺的話:“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再窮、再苦千萬不要忘記為國家守好門、扛好槍。” 在父親影響下,“軍人夢”從小便在何北川心中萌芽。2008年,何北川接過父親何小平的“接力棒”,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在部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各項成績突出。三兒子何懷川也于2011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 “唯一的遺憾就是感覺對不起大兒子何南川。”說到這,何小平眼角不禁濕潤了起來。作為大兒子的何南川也曾報名參軍入伍,各項體能測試都合格,但是由于身體上有一塊傷疤,導致不能入伍。 “都怪我,小時候沒有看好他,讓他被燙傷了。”何小平心中充滿愧疚。他告訴記者,在何南川一歲多時,因大人煮飯沒注意到孩子,導致何南川被飯鍋燙傷,手臂上留下一個傷疤。 “現在,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大兒子何南川的兒子何佳禧讀完高中,然后參軍入伍,了卻自己一樁心愿。”何小平坦言,大兒子不能參軍入伍是他心里的一塊“疤”,希望大孫子繼承大兒子未完成的使命——參軍入伍! 和老人交談了一個多小時,老人一直坐得端端正正。一個世紀,四個年代,五套軍裝,參軍入伍的“接力棒”還在傳遞,不曾改變的是好男兒參軍報國的好家風,是傳承在血脈中的赤膽忠心。 “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再窮、再苦千萬不要忘記為國家守好門、扛好槍。”何北川、何懷川表示,要讓參軍報國的好家風、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辭別時,記者看到門口上“光榮之家”的榮譽牌匾熠熠生輝。正在熟睡的小孫子不知為何哭了起來,何小平連忙給孫子哼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