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焚燒秸稈會污染環境,不能像過去那樣亂燒。”……6月3日,在合山市2024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上,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秸稈禁燒、生態環境保護普法等宣傳活動,傳播綠色生態、低碳生活理念,引導全社會共同守護生態環境、暢想未來綠色藍圖。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日子越過越舒坦。”這是合山廣大群眾的共同感受。近年來,合山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穩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打好生態環境保護“組合拳”,推動建設整潔有序、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合山市北泗鎮六龍村、瀑泉村,河里鎮馬安村、河里村,嶺南鎮溯河村先后獲評“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6月7日,筆者走進嶺南鎮溯河村,只見田野連綿,村莊干凈整潔,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生機盎然。 “以前家里堆積了很多雜物,看著比較亂,現在養了花,看著很養眼,住著也舒心。”溯河村下村屯村民羅會萊笑著說。不久前,溯河村組織開展第一季度文明實踐積分兌換活動,在村民的建議下,增加了花卉、盆栽等兌換物品,不少村民兌換盆栽,為家門口增添綠色,美化庭院,扮靚鄉村。 “我們計劃7月開展美麗庭院評比活動,評選‘美麗庭院’示范戶,激勵村民愛護花草打造庭院。”溯河村駐村工作隊員廖何芳說。溯河村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積分超市”的能動作用,不斷提高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今年以來,合山市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鼓勵村民利用農村房前屋后、路邊坑道等閑置空間,開展“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的“三微”建設,對村屋的墻裙、腰線、窗花等進行改造,打造文化宣傳牌、文化墻等,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聚焦農村生活污水、廁所、垃圾處理等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因地制宜確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實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責任制,開展農村污水處理社會化運營和專業化服務,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建了污水處理池后,污水通過地下管道直接排放到污水池,既方便又衛生。”北泗鎮六龍村村民譚寧寧說,污水經過污水池處理達標后排出,還可直接用于農田灌溉,一舉多得。 目前,合山市29個行政村中,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的占65.5%,已建設生活污水項目的自然屯污水處理率達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