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層白云一層天,滿山茶樹親手種,辛苦換得茶滿園。”3月5日,在妙皇鄉廷村茶園里,一幅生動的春茶采摘圖景映入眼簾:身著艷麗民族服飾的姑娘們在茶樹間輕盈穿梭,她們雙手翻飛,一邊熟練地采摘著今年第一批春茶,一邊歡快地唱著《采茶歌》。
近年來,妙皇鄉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堅持“以茶為媒、以農促旅、以文興旅”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致力于打造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文化體驗于一體的茶產業鏈,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以茶為媒:文化旅游壯實力 據了解,古琶茶是唯一錄入《茶經》的象州茶,因作為清朝貢品而聞名。妙皇鄉盛產茶葉,且歷史悠久、品質優良,為將這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茶文化旅游。通過引進美麗鄉村等項目資金,與縣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達成聯動,投資2000多萬元發展文旅項目。目前,和美鄉村、古琶茶產業園、屯里·山澗營地、象州茶研學基地等文化旅游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此外,妙皇鄉通過舉辦茶文化節、茶藝表演、茶葉展覽等活動,讓游客在品味茶香的同時,體驗茶葉采摘樂趣,學習制茶工藝和茶葉加工過程。 目前,象州古琶茶種植面積近3000畝,輻射茶農200多戶,實現四季產茶,年產值3000多萬元,茶農戶年均增收超6000元。近年來,“象州古琶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思高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古琶茶)、2023年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2022年度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工作優秀試點村等稱號。 以農促旅:文化旅游增引力 2月28日,廣西天盤茶葉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標志著妙皇鄉橋頭村委古琶茶制作技藝研學基地項目取得新進展,象州茶、古琶茶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自開業以來,象州茶研學院已經接待了10多批次的團建活動。”妙皇鄉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黎澤林介紹說。 妙皇鄉把握文旅消費新趨勢,打造“食、住、行、游、購”全產業鏈。圍繞“食”,推出茶宴套餐、“社日”套餐、茶蓉點心、古琶手打檸檬茶等美食;圍繞“住”,全力推進屯里·山澗營地網紅親子民宿建設;圍繞“行”,完善景區內外自行車道、沿河步道等慢行交通系統,加大公共停車位供給,構建友好、易達的交通網絡;圍繞“游”,將“思高—古樸—大梭峽谷”精品鄉村旅游線路融入全縣全域旅游規劃,并依托大梭生態峽谷、古樸鄉野田園風光、“天蓋晴嵐”山景、屯河河畔風光、古琶茶園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打造一批極具特色的旅游設施;圍繞“購”,深入推進“一村一品”工程,建設農產電商中心,開展帶貨直播200余場次,古琶茶、煙熏臘肉、甜龍竹筍干等農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金額超150萬元。 以文興旅:文化旅游添動力 妙皇鄉思高村委屯村的象州屯里·山澗營地于去年國慶節開業運營,營地中的鄉圩市集、沙地、飛盤以及廖冰兄畫展等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我是從南寧開車過來,這個營地設施蠻齊全,小孩過來玩玩水、玩玩槳板,晚上還有音樂會,節目很豐富,我們一家人玩得很開心。”游客沈景豪說。 近年來,該鄉結合千年名茶文化、“社”文化等獨特的文化資源,打造了以生態原始林為核心的大梭峽谷自然風景區、以“社”文化為主題的古樸鄉村旅游區等系列景點了。尤其是以“一溪碧水、兩岸風光、三大文化、四季宜游、五大振興”為鄉村生態旅游主要思路,把思高屯村打造成“自然生態+特色人文+精致露營+農業產業”多業態融合的特色文化主題營地,串聯天蓋山、古琶茶園、冰兄文化園等,開發了”營地+N”的觀光旅游、研學體驗、休閑康養等多功能體驗活動。 “下一步,妙皇鄉將加強文旅融合發展相關工作的頂層設計,積極編制妙皇文旅融合發展‘藝術+N’專項規劃,打造文化娛樂一體發展的鄉村旅游新模式,充分釋放文旅融合發展新活力。”該鄉黨委宣傳委員張銘慧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