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行走在仙城大地,廣袤田野一片生機,一幕幕搶抓農時忙生產的場景映入眼簾。人勤春來早,武宣縣農業生產呈現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人們鉚足干勁、奮勇爭先,以昂揚的姿態構建“三城三區”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穩抓春季糧食生產 夯實農業發展基本盤 近日,在武宣縣三里鎮五星村“旱改水”項目現場,千畝農田連片,抽水機持續不停抽水入田,多臺打田機來回機械化作業,稻農們把催好芽的優質稻種均勻播撒在苗床上,育秧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武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該縣認真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制定春耕生產工作方案,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春耕生產工作專班。工作專班多次專題聽取關于糧食生產工作的專題匯報和研究部署,及時將市級下達糧食播種總面積41萬畝、總產量13.35萬噸的任務分解到鄉鎮、到村、到戶、到地塊,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氛圍。抓好防災減災工作,實施人工增雨,保證春耕用水需求。同時,以全區百萬臺農機鬧春耕現場工作會議在該縣召開為契機,調用1000臺農機跨區耕整作業,下地下田率達95%以上,確保春耕生產進度。提前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儲備,抓好余缺調劑,確保數量充足,該縣已配備早稻種子約25萬公斤,玉米種子15萬公斤,花生種子(含花生殼)125萬公斤;儲備農家有機肥90萬擔,農藥400噸,農膜500噸。截至目前,全縣完成春播玉米5.8萬畝、春播豆類1.08萬畝,完成機耕犁耙大田16萬畝,早稻育秧田0.59萬畝,可插大田16.4萬畝,已插15萬畝,預計4月底全部完成早稻16.19萬畝插秧任務。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眼下正是桐嶺鎮四安村“富玉四安”辣椒收獲的季節,產業園里120畝黃皮尖椒喜獲豐收,工人們忙著將剛采摘的青椒整齊擺放,隨后裝箱、封口,銷往各地。目前,四安村發展設施農業360畝,大棚栽培高效特色農業,發展紫豆、青瓜種植等訂單農業。產業園常年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70~100人,農民通過就近務工、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增收達3000元以上,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這是武宣縣發展設施農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縣以產業招商為重要抓手,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協調有關部門和各鄉鎮,在全縣范圍內摸底可用100畝以上連片設施農用地,全縣農業招商引資第一批設施農用地面積近4700畝;出臺《武宣縣2023年第一批設施農業招商公告》,吸引更多企業前來投資。由縣主要領導帶隊,組織各有關部門分別到廣州等地進行專門農業招商引資,與壽光群農耕豐農業科技等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并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綜合體示范項目、武宣縣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項目。據了解,綜合體示范項目建設糧油量化生產示范基地2300畝、現代農業科普示范基地500畝、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度假區500畝等田園綜合體項目,擬總投資2億至6億元;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項目以發展蔬菜農業產業為基礎,打造一個標準化現代化高效示范園區,助力農業產業轉型,項目擬總投資3000萬元。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今年以來,武宣縣以“項目工作20法”為指導,以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為平臺,不斷深入推進農業重大項目建設,當前重點推進武宣金陵國家級生豬全產業鏈示范園肉豬養殖場二期建設。武宣金陵漓源飼料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建成,目前處于試產階段,生豬育肥場、種豬場正在建設中。武宣縣潤牧源生豬養殖場(一期)項目建設12棟養殖欄舍、年出欄5萬頭生豬養殖場,其中4棟已建成,4棟完成主體建設,4棟正在做基礎。已完成康順H區13棟鴨舍建設和投產、B區10棟鴨舍建設和投產,一季度出欄15萬羽。在抓好畜牧生產的同時,該縣大力發展設施漁業,完成三個設施漁業示范基地的建設,東鄉鎮長塘村已建成22個總面積432平方米的陸基圓形池養殖羅非魚;桐嶺螺山專業合作社已建設50個總面積2512平方米的陸基圓形池,養殖黑魚和鱸魚;金雞鄉壩首村已建設36個總面積1700平方米的陸基圓形池,養殖鱸魚等。據統計,今年武宣縣續建新建投資額500萬以上農業重大項目36個,總投資額38.93億元,一季度開工21個,完成投資5億元以上。 今年以來,武宣縣錨定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目標,實現第一季度農業產業發展良好開局,一季度家禽、生豬分別實現出欄73.86萬羽、12.85萬頭,同比增長14%、3.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上年價格計算)8.95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農業生產“開門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