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網-來賓日報訊 (記者 張朝廣 王明三 通訊員 韋貴方)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早稻插秧時節,4月4日,記者在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上雷泵站看到,湍急的水流從蓄水池噴薄而出,順著水渠流向合山市嶺南鎮石村村的田間地頭,稻田水滿泥潤,農民正在犁田、拔苗、插秧、施肥,田地里呈現出忙碌的春耕景象。
村民覃祖艷一邊忙碌地施放復合肥、茶麩混合而成的肥料,一邊與其他村民嘮家常,如何確保水稻穩產高產。她告訴記者,以前種地得看老天“臉色”,尤其是遇上極端天氣,5月初才種完早稻,耽誤了農時,農作物長勢不好,稻谷畝產才五六百斤。風調雨順的時候,稻谷畝產可達到一千斤左右。“現在好了,桂中治旱工程通水了。清明節前,全村80%的稻田已完成種植,‘農時’變‘隨時’,缺水問題一個電話就解決。”覃祖艷笑著說,對于今年稻谷豐收她充滿信心。 “村民需要用水的時候就跟村委說,我們打個電話到市里報備,立刻有人來抽水,方便得很!”石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盤宏斌高興地說,“以后村民護理稻田若需要用水,我再打電話聯系,農田就不會因為干旱而減產了。稻田吃上‘營養均衡’的肥料和水分,相信年年都能豐產。” 據了解,桂中治旱工程采取“基地+泵站+渠道”直通管理模式,全線594公里渠道共劃分8個灌片,以12個泵站為中心監控調度、統一運轉,灌區管理逐步規范。上雷泵站輻射溯河支渠、環山分支渠,北起合山市東郊上雷村,南至興賓區遷江鎮三狀村,輻射灌溉農田約1萬畝。 今年2月以來,桂中治旱工程灌區累計供水約1.6億立方米,灌溉面積56萬畝,其中農田25.5萬畝,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雙高”糖料蔗基地、糧油一體化項目等灌溉面積30.5萬畝。年內,預計灌區內可灌溉土地面積約95萬畝。 下一步,我市將依托灌區水資源、土地資源打造“優質糧食、設施農業、果蔬產業、區域冷鏈物流、耕地標準化提升、工業產業發展、特色林業、光伏產業、河湖庫水互連互通”九大工程,強力推動資源綜合利用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