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往昔的崢嶸歲月,還是如今的和平年代,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一直在忻城這片紅色熱土上賡續傳承。
3月16日,忻城縣召開2023年創建自治區雙擁模范城(縣)工作推進會,對爭創自治區雙擁模范城(縣)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調,號召全縣上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雙擁創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創建自治區雙擁模范縣為抓手,打造新時代軍政軍民建設新亮點,奮力推動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該縣以爭創自治區雙擁模范城(縣)為目標,勠力同心、真抓實干,大力完善制度體系,奮力爭創自治區級雙擁模范縣,為促進軍政軍民團結提供有力保障。 高位推進 夯實基礎 3月15日,忻城縣召開2023年春季新兵批準入伍大會,為入伍新兵佩戴“光榮入伍”綬帶和紅花,并贈送家鄉的泥土等紀念品,希望新兵不忘家鄉山水,牢記親人囑托。 忻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雙擁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57個職能部門和駐地部隊負責同志組成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把雙擁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重要議事議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內容,全方位引導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公企業、學校、部隊開展各類雙擁活動。 該縣通過召開縣委議軍會、軍地座談會等形式,研究解決駐忻部隊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開展經常性軍地互訪互問活動,密切軍政軍民關系。2019年以來,慰問對象達7500人,涉及慰問金及慰問物資共計517.45萬元;慰問駐軍部隊7個,涉及慰問金及慰問物資共計119萬元。 擁軍優屬 保障權益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突出抓好雙擁工作各項機制的常態化建設,讓各項雙擁政策的落實和措施運行于制度化的良性軌道中。 支持生產建設工作常態化。該縣把解決部隊的戰備、訓練、生產、生活問題作為擁軍的日常性工作,把支援部隊和國防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縣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對駐忻部隊所需的經費給予優先解決。2019年以來,從縣級財政撥給駐忻部隊各項建設經費1248.76萬元。 落實安置政策工作常態化。2019年以來,全縣發放各類優撫對象補助資金(定補)共計7277.06萬元,發放退役士兵自主就業一次性經濟補助及立功受獎獎勵金629.06萬元,發放醫療補助資金341.43萬元。同時,建立多層次、多渠道保障機制,積極為符合政策條件的退役軍人及優撫對象落實關愛機制,2019年以來,共救助涉軍人員72人次,實施救助資金18.9萬元。為重點優撫對象購買人身意外險19.28萬元,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20.94萬元。 抓好紀念褒揚工作常態化。2019年以來,全縣共投入115萬元進行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和提質升級改造工程,充分發揮全縣烈士紀念設施褒揚烈士、教育群眾功能,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形成尊敬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社會風尚。2019年以來,該縣組織送立功喜報275人次,其中二等功1人、三等功30人、“四有”優秀士兵244人。 擁政愛民 軍民共建 走近果遂鎮古抗村,寬敞干凈的籃球場、蓄水池等嶄新的設施引入眼簾。 “視人民為親人,把駐地當故鄉。”駐地部隊官兵和預備役官兵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搶險救災、文化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2020年以來,駐來賓市某預備役團為古抗村各屯籌措資金29.16萬元修建文化室、籃球場、蓄水池以及道路護坡等基礎設施;來賓軍分區累計捐助8萬元資金援助北更鄉百福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駐忻部隊官兵在各項活動中為人民群眾捐款捐物共計8萬余元,投入各類急難險重任務人力達600多人次。 立足新起點,爭創新佳績,續寫新輝煌。忻城縣將一如既往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努力打造具有忻城特色和時代氣息的雙擁品牌,奮力推動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