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首是藍天,俯身有碧水,推窗見綠蔭。如今的來賓,滿目蔥蘢入畫來。
今年以來,市林業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穩步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在“綠水青山”培育和“金山銀山”打造中譜寫出華麗篇章,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繪就綠水青山秀美畫卷。 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10月24日,2021年廣西大瑤山觀鳥賽暨候鳥護飛行動在金秀瑤族自治縣落下帷幕,參賽隊員在金秀境內共發現188種鳥類(占大瑤山現有記錄鳥類總數的65.5%)。“大瑤山鳥類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資源庫之一。”廣西大學副教授、《廣西鳥類圖鑒》主編蔣愛伍評價道。 該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高了大瑤山生物多樣性寶庫的知名度,也提升了來賓生態文化軟實力。這是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市林業局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建設規劃,持續營造“綠水青山多彩來賓,桂中風情森林新城”森林生態景觀和文化氛圍,在城鎮及周邊見空增綠、見縫插綠,在鄉村中不斷推進綠化美化工程,讓群眾享受綠色生態環境,讓田園山村更添詩情畫意。 青山常在,后繼有“林”。目前,我市累計植樹造林26.84萬畝,全民義務植樹468萬株,森林覆蓋率達53.45%。 堅持保護優先 四級林長制體系建立 三分造,七分管。市林業局深知光造林還不夠,更主要的是要護林。只有呵護好綠水青山,才能守住金山銀山。該局深入開展國家森林督查林業案件查處整改,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了2019年、2020年、2021年森林督查涉嫌違法圖斑查處整改工作,工作成效由全區末位逆勢上揚到全區前列。 如,加強保護地、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管理工作,指導興賓三利湖濕地公園迎接國家林草局核查驗收;強化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市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松材線蟲病除治任務完成100%,銹色棕櫚象養殖戶數和蟲體存量雙項指標及時清零,完成進度全區均列第一名等。 此外,我市在全區率先印發《來賓市林長會議制度(試行)》等10項林長制配套制度,并設置市級林長公示牌。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全面完成四級林長制體系建立工作,做到人員明確、制度到位、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完成情況獲國家林草局簡報通報。 同時,市林業局以林長制為抓手,加強林地資源管理,成效突出,獲自治區下達林地定額517公頃,其中補充下達林地定額176公頃,排全區第二。 堅持產業升級 探索“綠水青山”新價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森林資源如何轉化成經濟資源是發展林業產業的題中之義。市林業局緊緊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在綠水青山的增值增效上,探索出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模式,讓沉睡的“靜資產”轉變為流動的“活資本”,促進自然資源惠民利民。 持續打造“一域三核多點”木材加工產業布局,重點指導三江口森林工業城等木材加工園區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培育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33家,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85億元。 以全區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暨林下經濟發展現場推進會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召開為契機,推廣金秀經驗,拓展提升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預計可完成發展林下經濟267萬畝,年產值達58億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今后,市林業局將持續開展綠化造林,建設“綠美來賓”;強化保護管理,維護森林資源安全;聚焦轉型升級,加快木材加工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挖掘林業潛力,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將繼續守護青山,厚植綠色本底,續寫來賓林業發展新篇章。”市林業局局長、市林長辦公室主任覃燕由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