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挽鎮伏柳村村民將挖出來的馬蹄進行分揀。 (王麗莉 巫燕青 何建鈺 攝) 1月18日,通挽鎮的馬蹄迎來豐收,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們收挖馬蹄的身影,一袋袋裝滿馬蹄的編織袋星羅棋布地堆放在田間,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我承包了30畝地種馬蹄,每畝預計產量3000公斤左右,收成比較可觀。”談及馬蹄豐收,種植戶韋啟優喜笑顏開。為了搶抓時機,讓馬蹄趕在春節前上市,韋啟優雇請了周邊30多位村民幫助搶收馬蹄。 據悉,馬蹄種植方式跟水稻一樣,發芽后要移到水田里。通挽鎮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為馬蹄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出產的馬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個大味甜、多汁少渣,深受各地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通挽鎮黨委、政府凝心聚力謀發展,堅持把發展馬蹄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引進高產、高效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實現馬蹄與水稻等其他農作物進行輪作,通過土地流轉、吸收務工等方式有效助農增收。目前,全鎮連片種植馬蹄總面積約100畝,產值近100萬元;馬蹄收獲時節,前來收挖馬蹄的工人每人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