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武宣縣以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作為重要抓手,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帶著使命、帶著問題躬身一線,知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理論政策進“心坎” 凝心鑄魂聚合力 聚焦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武宣縣四家班子認真辦好讀書班,扎實抓好專題研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個人自學,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打牢下基層宣講的理論基礎,通過研學、促學、送學等方式,實現全縣基層黨組織、黨員理論學習全覆蓋。 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講專題黨課。組建理論專家、先進典型、第一書記。等10個宣講團,深入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社區,開展宣講活動458場次,打通基層理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走進群眾“心坎”。 一時間,全縣黨員領導干部迅速行動,持續掀起學思想、見行動、下基層的熱潮。2023年9月以來,武宣縣各基層黨組織共開展宣講團進企事業單位、進校園、進基層宣講56場次。 同年10月以來,武宣縣10個鄉鎮上下聯動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暨《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宣傳活動。在武仙古城陽明公園,該縣人社局通過設立宣傳咨詢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群眾宣講社保繳費、轉移接續相關政策和資格認證等知識;社保經辦工作人員用客家話、壯話進行講解,讓大家聽得懂、善接受,推動社保政策擲地有聲,獲得廣大群眾“點贊”。 調查研究下基層 上下聯動問民需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武宣縣四家班子黨員領導干部主動到一線摸清社情民意,聚焦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通過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召開“民營企業家月茶話會”等方式,及時聽民意、察民情,共收集群眾、企業意見建議166條。 開展社區“聯合大黨委”和黨支部結對共建、“亮身份樹形象”“一線爭先鋒”等系列活動。在職黨員圍繞高質量做好學青會有關賽事籌辦工作,就環境整治、應急演練、志愿服務等內容開展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服務好學青會賽事項目、火炬傳遞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在學青會武宣賽區,520多名志愿者奔走在賽場內外,緊張有序地開展通行引導、秩序維持、發放比賽物資等工作。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在各自崗位上默默付出,用真誠的微笑、周到的服務贏得了運動員和參賽觀眾的高度肯定。 “這里的場地專業,環境也很美,超乎我們的預料。”帶隊參加學青會皮劃艇比賽的青島隊教練嵇克軍說,武宣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都是一流的,讓運動員在比賽中能更好地發揮。 信訪接待聽民意 化解矛盾解民憂 “感謝你們,讓我順利拿到工錢。”近日,武宣縣信訪人譚某某向該縣信訪部門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前不久,武宣縣開展巡回大接訪時,譚某某向接訪組反映稱,他與包工頭簽訂協議為某特困戶建廚房,仍有7200元工錢未能拿到,請求協調解決。接訪組當即向所在鎮政府反饋,經過多方協調處理,幫助譚某某拿回了工錢。 去年以來,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武宣縣健全完善信訪工作機制,黨員領導干部主動下訪接訪,包抓化解重大疑難信訪件,推動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截至目前,該縣四家班子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下沉10個鄉鎮、152個村(社區),累計接訪群眾82批186人次,化解信訪事項225件,調處糾紛135起,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領導干部接訪已成為武宣縣常態化工作安排。 此外,針對征山征地、山林糾紛等群體性信訪積案,該縣組織公安、信訪、自然資源等部門帶著案件實地約訪,走訪群眾8000多人次,化解積案25件,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創新接訪形式。深化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急難事、期盼事一體治理的“五事共治”機制,設立“辦不成事”窗口,用好“有呼必應”24小時熱線,結合“人大代表接訪日”活動等渠道收集民情民意,開展信訪接待1124件,辦結1065件,辦結率為94.75%。 現場辦公聚難點 精準服務促發展 冬季的來賓港武宣港區龍從作業區,數臺起重機整齊列隊江邊給貨輪裝載貨物。借助大藤峽建設帶來的水運優勢,龍從作業區6個3000噸級泊位,單個泊位的散貨裝船效率可達2000噸/小時,年貨物吞吐量超1000萬噸。 大藤峽水利樞紐的建成,大幅提升了黔江的通航條件和運輸能力。然而,由于運輸需求增加和運價上漲刺激,吸引大量船只到大藤峽上游碼頭裝貨,加重了大藤峽船閘通航壓力,再加上下游待閘錨地未及時建設,滯航情況更顯突出。為此,武宣縣多次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研究、現場指導、現場協調,推動實現2023年前三季度貨物通過量增長54.95%。同時,緊盯全年目標任務,建立“領導帶頭、專班推進、一抓到底”工作機制,由該縣四家班子帶隊深入項目一線、生產車間,收集企業存在困難和問題187個,并全部解決,辦結率為100%。 結合推進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該縣持續抓好實體經濟調研服務,推行企業、項目、重大事項、要素、政策“五張清單”服務機制,明確政策落實“零時差”、項目落地“零障礙”、服務企業“零距離”、辦事效率“零延誤”、生產經營“零干擾”的“五零”服務標準,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跟蹤解決柳鋼涉林、永典木業辦證等難題100多個。 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投資興業的信心。如今,武宣縣成功打造來賓市首個縣域“雙百”園區,即入駐企業突破100家、產值超百億元的縣域產業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