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鳳凰鎮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來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五聚焦”守好民族團結生命線,奏響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贊歌。 聚焦組織引領,織密民族團結“基礎網”。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清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深入抓,以黨建引領凝聚民族團結創建合力。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開展民族團結創新理論宣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深化黨支部“五基三化”建設,將優秀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吸引到黨員隊伍中,解決黨組織渙散、干部群眾不齊心、黨員干部能力弱等問題。 聚焦宣傳引導,畫好民族團結“同心圓”。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黨員干部教育、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依托培訓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扎實開展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教育培訓,推動民族政策學習和宣傳宣講廣覆蓋、無死角。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推送播放《民族團結進步的路上,我們永不止步》《團結奮進,同心筑夢》等主題宣傳片,播放量累計達1.5萬多次。制作展示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宣傳板報、宣傳海報、壯漢雙文宣傳橫幅、宣傳手冊等,并開展民族團結月宣傳活動。先后舉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民族理論政策法規宣講會4場、受眾1268人次,發放民族團結口袋書524本,進一步增強全民族團結意識。 聚焦產業發展,走好民族團結“致富路”。做大特色果業,打造來賓市金鳳凰澳洲堅果產業核心示范區和怡祥堅果品牌。做深特色茶業,打造來賓市興賓區維都油茶產業核心示范區,完成油茶種植10000多畝,并榮獲第六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四星級)。推進水產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探索養殖全程機械化或自動化操作的新型可持續化發展養殖模式,配套年產5萬噸高濃度生化黃腐酸膨化造粒生物質有機肥和年產20萬噸生物飼料和生物顆粒燃料項目。抓好數字信息技術,利用5G技術高帶寬、低延時、廣接入等特點,重點打造新安萬畝澳洲堅果基地智慧農業項目和鳳凰鎮現代數字農機示范中心,讓農業物聯網、智慧種植技術、科學管理、勞動力管理等方面更智能、精準、高效。 聚焦人才引育,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培養一批有一技之長,能帶領農民發展的少數民族能人。整合培訓資源、資金及提供政策支持,奠定人才培養基礎。加強鄉土人才培養,支持民俗文化傳承人培養傳統技藝人才。結合鄉村振興所需農業領域實用專業人才,加大與轄區內茶葉加工廠、肉兔養殖場、蔗葉綜合利用企業等民企合作力度,加快本土化、職業化農村人才培養。積極引導鼓勵在外人才返鄉建設,回引韋俍盟、韋海朗、黃建旭等外出務工人員20余名,發展肉兔、綠茶、柑橘等產業,極大激發內生動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去年,共培育少數民族黨員致富帶頭人26名、返鄉創業典型9名,回引優秀人才返鄉創業30名。 聚焦文化融合,架起民族團結“連心橋”。堅持保護、傳承與開發并重,通過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民族團結和諧的深度和廣度。建設活動場所,打造特色陣地,將八一文化中心打造成文化交流平臺,對群眾實行免費開放,每逢“雙街日”舉辦民族特色文藝演出。挖掘長福村龍眼文化深厚底蘊,舉辦“長福龍眼羊萬福節”,追溯長福千年歷史長河。組織民族文化傳承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活動,傳承發揚紙馬戲、山歌、壯師劇、彩調等優秀文化,進一步激發各民族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