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自治區組織召開的全區林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林長制工作會議上,武宣縣作為全區唯一作典型發言的縣級單位,匯報了該縣推進森林資源管理和林長制的經驗做法。 去年6月以來,該縣全面開展林長制工作,以林長制為抓手,聚焦任務清單,創新工作方法,解決林業重難點問題。其中,“下放林木采伐審批權”“推進礦山違法占林問題整改”等多項經驗被推廣。 落實責任 完善配套制度 印發《武宣縣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方案》,明確縣林長制四個階段主要目標、三級林長責任體系、五項主要任務等內容。完成建立縣、鄉(鎮)、村三級林長機制,明確各級林長對本級行政區域林草資源保護及發展責任,副林長按分工履行職責,分片負責責任區域。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縣級林長;各鄉(鎮)和六峰山林場設立林長21名,副林長78名;村級設立林長131名。 縣級成立林長制辦公室,完成掛牌和落實辦公室工作人員,設置專職人員3人、成員單位工作人員22人。全縣10個鄉(鎮)、1個國有林場共11個林長制辦公室均已掛牌,并落實工作人員38人。 縣本級、10個鄉(鎮)及六峰山林場均出臺林長制配套制度,印發林長考核評價辦法、考核指標及評分細則,集中精力推動油茶“雙千”計劃實施、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兌現、森林違法圖斑的查處整改和松材線蟲病防控等5個重難點工作。 對癥施策 促進常態監管 準確摸清生態環境治理的頑疾病灶,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28個礦山違法占用林地問題進行整改。三級林長向市委立下軍令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抓整改。同時,印發《武宣縣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礦山違法占用林地整改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實行“周巡林、旬研究、月小結+通報約談”工作制度,全力以赴攻堅整改。 實行縣四家班子領導包點制度,采取“一礦一策、專家指導、專案修復、專人管護”措施,化解礦山整治阻力問題。針對復墾復綠和植被管護的問題,根據不同類型的邊坡采用多種方案,確保成活率達到設計要求。實行“林長約談+企業承諾”制度,幫企業算“生態賬”“經濟賬”,給企業戴上“緊箍咒”,防止企業“二次違法”。全縣共計投入修復資金2913萬元,種植樹苗15萬株、播種草籽3000斤,礦山復綠面積達157公頃。 以林長制為抓手,把林木采伐審批權限下放鄉鎮,打通林業審批放管服“最后一公里”。壓實責任,解決森林資源管理問題,實行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護林員管護范圍與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實現無縫對接。整合森林資源執法隊伍和礦山資源執法隊伍,有效解決執法力量不足問題。建立“一張圖+科技監管”模式,聘請第三方對森林資源變化圖斑進行實地調查核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違法圖斑。建立林長制考核問責機制,把考核結果作為單位年度績效考評、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清理舊賬 推進退耕還林 2021年國家森林督查698號圖斑,被自治區列為掛牌督辦案件。自圖斑案件掛牌督辦以來,該縣高度重視,采取強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掛牌圖斑案件查處。目前,涉案的9名當事人,已按《決定書》要求繳納罰款,并完成整改工作。 由于歷史原因,該縣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兌現工作相對滯后。對此,該縣通過召開兌現工作推進會、下達林長工作提示單、縣級林長對鎮級林長一對一跟蹤督促等措施,推進兌現工作取得實效。截至去年12月,2014-2020年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共計發放1498萬余元,兌現率達65.2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該縣按照自治區油茶“雙千”計劃實施方案要求,2021年完成油茶新造林1002畝,超額完成任務。高標準推進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100%完成野外火源、歷史火災和減災能力調查任務,5個大樣地完成外業調查并上傳數據,順利通過國家和自治區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