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三農”工作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中之重。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導向、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增強農業農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和“壓艙石”的穩定作用,持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規劃》指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堅持十個戰略導向,要立足國內基本解決我國人民吃飯問題,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引導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開發,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規劃》明確,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展望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規劃》安排了七方面發展任務。一是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健全輔之以利、輔之以義的保障機制,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二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完善經營機制,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三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把就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留給農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四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聚焦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服務提質、環境美好,建設宜居宜業鄉村。五是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綠色美麗鄉村。六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文明和諧鄉村。七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能力,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