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過年了,領到分紅的錢,我真的太高興了。”1月27日,在興賓區遷江鎮雷山村年終分紅會現場,村民韋桂德和妻子領到1600元分紅后高興得合不攏嘴。 分紅現場,村民有序排隊、簽字、按手印,工作人員認真核對后一一發放分紅款。領到分紅的村民三五成群分享著喜悅之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悉,此次分紅發放給42戶440人,共計35.2萬元,人均分紅從2017年的100元漲至2021年的800元。去年,雷山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是商鋪收入、土地流轉租金、賓信公司入股分紅等,除村集體提留部分分紅資金,其余均用于鄉村振興。 “我們一家6口人,今年共領到村集體經濟分紅款4800元,可以給全家購買今年的新農合了,還可以給老人和小孩添置新衣服、購買年貨等,感謝黨和政府!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村民潘李丹激動地說道。 通過分紅,讓村民拿到集體收益的“真金白銀”,激發了群眾投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信心和熱情,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據悉,雷山村整村搬遷前,原址是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區,不通電、不通水、不通路,村民到鎮上趕圩需要走4個小時。全村127戶均是低保戶,人均耕地不足0.3畝,人均年收入僅為960元,屬自治區級貧困村。2013年,雷山村進行整村易地扶貧搬遷。 整村搬遷后,村“兩委”始終堅持基層黨建引領,結合土地流轉、村民入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推動各項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集體、公司、農戶合作共贏的增收模式,讓集體經濟更強、產業更旺,村莊更美麗、村民更富足。 經過多年的努力,雷山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16.55%到2020年已降為0;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6230元增至2021年1.21萬元,是2012年搬遷時人均年收入的12.5倍,村集體經濟收入從0元突破到50多萬元。 遷江鎮黨委、政府千方百計為搬遷戶謀出路,做好職業培訓,幫助許多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孩子入讀附近的遷華小學和遷華幼兒園還能享受優惠政策。雷山村實現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2021年,雷山村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村黨支部獲評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