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網-來賓日報晚刊訊 (記者 楊宇婷) 近日,我市印發《來賓市“十四五”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雙百”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計劃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我市發展生豬產業具有土地資源、環境容量、技術支撐、氣候和區位等方面優勢。其中,來賓地處桂中腹地,地勢相對平整,且經濟作物以水稻、甘蔗、水果為主,可為生豬糞肥提供足夠的消納土地,提升耕地肥力。同時,與廣西大學開展校市產學研合作,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此外,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區,紅水河越城而過,千噸級船舶可直達粵港澳地區,完善的交通體系有利于建設專業的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 目前,我市已引進12家國內外生豬龍頭企業,全市現已建成種豬繁育場30家,設計存欄能繁母豬25萬頭,現常年存欄能繁母豬20萬頭,已建成并正常運營的生豬規模養殖場有365家,具備“十四五”期間生豬年出欄400萬頭的基礎條件。 《方案》指出,我市將以良種繁育、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糞污處理、科技支撐五大體系建設為重點,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和督查問效,保障生豬產業發展用地、電力、道路等要素供給,加大資金投入和信貸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力度。力爭到2025年,全市年出欄肉豬400萬頭,年均增速達35%,實現生豬養殖總產值100億元以上,占一產產值的15%以上;飼料工業年產量達200萬噸,年屠宰加工肉豬200萬頭,實現飼料工業、屠宰加工業總產值100億元以上;培育2家以上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全市生豬核心育種群達1萬頭以上,健全完善“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三級良種繁育體系,打造廣西乃至全國生豬種業強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