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工作人員將小蠶發放給蠶農。 今年以來,馬泗鄉緊盯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各項工作,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讓鄉村發展更有活力、更有人氣、更有奔頭。 10月11日下午,在馬泗鄉聯團村保利國際(馬泗)蠶桑基地里,蠶農拿著蠶框、紙箱排隊領取蠶種,工作人員對照訂單將小蠶分發給大家。一排排蠶框中,小蠶不停啃食桑葉,發出“沙沙沙”的響聲。“發給農戶的蠶種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四齡蠶,農戶只需喂養10來天就能長成五齡蠶,再過幾天就能上架,比一般的養蠶流程要縮短4到5天。”該基地工作人員陳華勇告訴筆者,今年已為近400戶養蠶戶發放蠶種40批250張,每張蠶種可產繭60公斤。 據悉,保利國際(馬泗)蠶桑基地立足中央定點幫扶單位保利中絲集團的企業特色和忻城資源優勢,于2022年8月投產試運營,現擁有年共育7000張四齡蠶的產能,配套相對獨立連片120余畝桑園、2000平方米工廠化共育標準蠶房及先進的設施設備,為蠶農提供優質蠶種及高質量的技術服務。 “賣完下半年的這幾批蠶繭,今年的收入應該比去年要多。”該村蠶農梁翠珍說,她養蠶有10多年了,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她把蠶種換為成活率較高的四齡蠶,相較去年收入將有所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