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學區報名的方式陽光透明、公平公正,而且不用到現場排隊等候,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提高效率,我很支持。”8月6日,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報名系統已開通兩天,但家住合山路附近的李先生一點也不著急,他不慌不忙地按要求準備好材料后,用時不到10分鐘就為兒子順利完成報名。 近年來,隨著城區人口越來越多、群眾生活水平愈發向好,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讓孩子上“好”學,成為廣大群眾的一致心聲。多年來,經過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來賓教育發展日漸走上新軌道。 推進“窮市優教” 確保義教均衡發展 2002年來賓建市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區人口逐漸增多,城區學校已經無法滿足學位需求,出現“城市擠”、“農村空”、擇校熱、超大班額等現象。為此,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教育作為“拔窮根”的戰略性任務,下定“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決心,大力實施“窮市優教”戰略,先后興建祥和小學、政和小學、來賓六中、來賓高中等中小學校,盡力滿足市民就學需要。 “2010年至2012年,我們學校連續三年出現大班額現象,每個班至少有七八十名學生。”市祥和小學校長黃玲玲說,盡管學校該騰出來的地方都已騰出,但還是沒能接收完所有適齡兒童,她深感有心無力。 期間,有家長提出質疑:“一個班80多人,后面的學生聽得到老師講課嗎?老師管得過來嗎?”面對壓力,黃玲玲帶領全體老師齊心協力,用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優異的成績,打消家長質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為解決大班額問題,我市在教育方面加大各項投資力度。2016年,市委、市政府經過調研,在財力困難的情況下,決定在城區建設20所學校,并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實行“三優先”,即優先保證學校規劃建設用地、優先保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優先保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隊伍建設。 2016年,我市共安排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校標準化建設用地近1100畝,市值6.6億元。此外,全市投入各級財政資金68.9億元,并通過各級融資平臺融資投入29.6億元,其中市政府籌措17.4億元。 2017年,來賓成為廣西首個所轄縣域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的設區市,提前三年完成預定目標任務,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轉向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規劃“十四五” 保持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市普惠幼兒園覆蓋面由“十二五”末的40%提高到86.1%,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由17.3%提高到50.01%,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75.1%提高到97.4%,實現自治區示范性幼兒園縣縣全覆蓋、普惠性幼兒園鄉鄉覆蓋、100%行政村開辦有幼兒園。 同時,啟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學區制改革實現公辦學校100%覆蓋,實施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全市共啟動10個示范點建設。義務教育鞏固率由“十二五”末的92.1%提高到98.2%。我市教育工作重點從基本均衡教育轉向優質均衡教育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市已有14所學校投入使用,受到群眾極大肯定。除了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中,我市還加大幼兒園建設,來賓市第一實驗幼兒園、興賓區第一幼兒園、興賓區第二幼兒園、來賓市城南幼兒園、來賓市城南第二幼兒園等一批公辦幼兒園相繼建成使用,有效緩解廣大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后續我市將擬新、改、擴建幼兒園150所以上、義務教育學校190所以上以及高中學校9所。當前,我市正加大迎賓小學、祥和小學云星校區籌建力度,加大推進來賓市第二、第四實驗幼兒園和向陽幼兒園建設速度,更好地滿足市城區學齡兒童就學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