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進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撲面而來的卻是滿滿的“小清新”。綠樹環抱,清泉泠泠,整潔雅致的農家小院,干凈筆直的水泥路,生動有趣的文化墻……田園風光與鄉風文明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畫卷在這個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徐徐展開。 上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郭以錄介紹,上額村多年來沒有一名黨員干部受到黨紀處分,也未發生過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和刑事責任案件,累計已有縣級以上文明戶16戶,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一年比一年強。這得益于村里的“約法三章”。 一約“門前”自理。在村里黨員的帶動下,每戶人家都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自覺做到包衛生清潔、包秩序維護、包綠化養護,農戶成為村莊環境治理的主力軍。如何對“門前三包”進行監督?上額村道德評議會成員黃付文給出答案,村里有個“紅黑榜”,評議會每月打分,每季度評“紅榜、黑榜”,上“紅榜”的有獎勵,對于3次勸說后仍整改不到位的就上“黑榜”。截至7月,上額村給予“紅榜”獎勵28戶,形成“比學趕超”的濃郁氛圍,家家戶戶門前都是一個“文明點”。 二約“巷道”互助。上額村以“遠親不如近鄰”為文明創建突破口,深入了解各家各戶生活、工作面臨的困難,制成“巷道”需求清單,以巷道為單位,引導群眾化身志愿者,為鄰里做力所能及之事。今年以來,共收集群眾需求42條,群眾自發開展“巷道”互助100多次,惠及群眾300多人次。充滿“人情味”的巷道連接成互幫互助的“文明線”。 三約“村規”共守。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近年來,上額村以村規民約的修訂、執行、監督、內化為切入點,定規矩、立良俗,充分激發群眾自我管理的主體意識,將傳統道德化風成俗,以規立德滋養文明鄉風,全村呈現“文明鄉風、整潔村容、民主管理”的新氣象,形成村規民約共守“文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