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載歌載舞慶豐收。(覃麗麗 攝) 
嶺南鎮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參加豐收節。(顏君 攝) 
拔河比賽。(韋雅麗 攝) 
美食展示吸引群眾爭相拍照。(韋雅麗 羅倩華 攝) 
板鞋比賽感受體育競技樂趣。(韋雅麗 攝) 
特色農產品展銷人氣旺。(韋雅麗 攝) 
觀眾用手機記錄精彩瞬間。(覃麗麗 攝) 
美麗的貢模屯風景。(譚巍 攝)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又是一年豐收季。9月17日,合山市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迎中秋慶豐收感黨恩”活動,在河里鎮馬安村貢模屯舉行。當地村民與前來參加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嘗特色美食、賞豐收盛景、購農特產品,共享豐收的喜悅。 此次活動由合山市委、市政府主辦,合山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承辦,河里鎮政府、市易地安置中心協辦。通過開展文藝表演、“快閃”、挑谷子比賽、特色小吃及特色農產品展示評比等活動,拉動當地農特產品銷售,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同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歌曲大家唱”活動,現場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色歌曲,感悟紅色力量、賡續紅色基因,引導合山市各族人民感黨恩、跟黨走,像石榴籽一樣團結在一起,奮進新征程。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活動的主場地從合山市區搬到了農村一線,讓當地村民更好地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擁有更多自豪感和收獲感。 2008年,受橋鞏水電站水庫蓄水影響,貢模屯成為整體搬遷后集中安置的移民新村。近年來,在合山市黨委、市政府的帶領下,貢模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節節攀升。該村先后獲評2013年來賓市“十佳村屯”、2014年合山市文明守法示范屯、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村屯、2016年廣西衛生村和來賓市文明守法示范屯等稱號。 據合山市副市長韋龍云介紹,馬安村貢模屯是合山唯一的瑤族聚居地、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示范引領村(屯)之一,也是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點。在此舉辦活動,接地氣、有看點,極大激發農民建設家鄉的熱情,讓更多人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眼下,貢模屯基地種植的第一造水稻陸續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美不勝收。 當天,村民蒙福蘭帶著玉米,早早就來到現場。“聽說我們村要舉辦豐收節,我們就約好要一起來參加。”她笑著說,今年收回來的玉米都賣出去了,希望以后還能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幫助她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 活動現場,農特產品展銷區尤為引人關注。各鎮各村紛紛擺出了自家的特色產品:澳洲堅果、蘆筍、三紅蜜柚、百合粉、葛根粉、芋檬酸、牛肉干、荷葉茶、葡萄、豇豆、蜂蜜、花生油……在美食試吃體驗環節,廚師們烹制的一道道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讓大家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另一邊,旅游推介也在火熱上演。“北泗鎮不僅有澳洲堅果、葛根、蘆筍等農特產品,還有龍王壯族婚嫁習俗、龍王武術體驗活動,‘夏日龍王清泉’解暑又好玩,歡迎大家前來游玩體驗!”各鎮代表瞅準機會,推介當地農特產品和旅游資源,吸引更多人前來旅游觀光,為鄉村產業興旺增添動力。 今年以來,合山市以產業振興為突破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繼續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原則,通過盤活資源、資產經營、社會化服務、發展產業、村企合作等方式,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點”工程,推動特色產業品牌化。同時,積極培育發展“5+2”產業及村級“3+1”特色產業,持續推動優質稻、甘蔗等主導產業發展,并重點抓好合山澳洲堅果、北泗葛根、嶺南火龍果和仁義小龍蝦等特色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目前,合山市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0.90%。 “十三五”期間,合山市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現代農業發展成效顯著。五年來,農林漁牧業年均增長3.2%,成功創建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49個,打造“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3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1家,家庭農場60家;完成8326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面積10347畝;2020年被評為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