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象州縣馬坪鎮龍興村的田間地頭,大型收割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轉眼間一畝多的水稻就收割完畢。
“這片稻田有300多畝,利用收割機僅3天時間就全部收割完畢,效率極高?!饼埮d村黨總支部書記覃素周告訴筆者。
這是象州縣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鏡頭。近年來,該縣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不斷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農業機械化為農業生產裝上新“引擎”。
貼錢貼心 調動用機購機積極性
農業機械化是破解農村勞動力短缺、助農增收致富的法寶。多年來,象州縣堅持把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撬動投資效應,全力調動群眾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為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該縣多渠道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每年印發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及宣傳手冊,利用農機化信息網、政府門戶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方案及辦理流程,組織工作人員走村入戶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活動,提高村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對強農惠農政策的知曉率。
2011年到2019年,該縣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2億元,補貼1.9萬戶群眾購買農機具2.1萬臺(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7.94%,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3%,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8.65%。農機補貼項目的實施,有力提升了象州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積極作用。
機耕機收 推動生產全程機械化
近年來,隨著象州縣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形成了縣域東部以種植水果為主、縣域西部以種植甘蔗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布局。該縣有計劃、有步驟地在縣域西部片鄉鎮建立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為依托宣傳和推廣適宜象州的生產機具。如2016年以來,石龍鎮花山村共有900多戶農戶種植甘蔗,其中50%的農戶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機械化作業服務,117戶貧困戶均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機械化作業,間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6.7萬元。
甘蔗生產機械化的發展,使得石龍鎮花山村群眾種蔗積極性日益高漲,并主動要求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成為象州縣推廣和使用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成功范例。該村也依靠甘蔗產業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貧困戶依靠甘蔗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據統計,目前,該縣有甘蔗聯合收割機8臺、甘蔗種植機10臺、甘蔗中耕培土機839臺、大中型拖拉機1199臺、灌溉機具3100臺。甘蔗生產機具的增加,為該縣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機種、機收實現質的突破。
提檔升級 水果產業鏈初步形成
近日,筆者來到寺村鎮大井村一個沙糖桔果園采訪,只見果園里的賴師傅正在示范軌道田園運輸機械作業,把化肥通過軌道運輸到嶺上?!霸摍C械具有結構簡單、效率高、使用方便、減少勞動力等特點,適用于丘陵山地果園農用運輸?!辟噹煾到榻B說。
隨著柑橘類水果種植產業的快速發展,象州縣水果種植面積已達36萬畝,其中沙糖桔種植面積34萬畝,年產量達到50萬噸。水果生產發展初期,機械化生產水平比較低,為解決這個難題,象州縣農機部門主動作為,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摸索出適合象州發展水果生產的機械化模式。該縣從發展沙糖桔高效水肥一體化及機械化植保入手,解決水果的品質問題;從推廣使用水果分選、清洗、打蠟、包裝機具入手,促成選果廠的形成和提檔升級;從補貼水果貯藏保鮮冷庫設備入手,解決水果延長銷售期和提高品質增加銷售價格的問題。
近年來,象州縣通過農機購置補貼發展了80多家選果廠,建成240條水果分選、清洗、打蠟、包裝生產線和60座共4.8萬立方米的水果貯藏保鮮冷庫,推廣配置了230多條田間軌道運輸機、65臺植保無人機和數千臺果樹培土機及施藥機具。得益于水果生產機械化的成功推廣,該縣的水果生產實現了良性循環,水果產業鏈初步形成,大部分貧困戶通過水果種植實現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