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國有企業在做優做強、提質增效上蹄疾步穩,同時在履行政治、經濟、社會職責上展現了國企的擔當,在上半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項目建設等大戰大考中,發揮著國有企業推動經濟發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來賓國投集團沖鋒在前,第一時間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10萬個醫用口罩,有效緩解我市防疫物資緊張的局面。來賓產投集團認真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減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305萬元。廣鐵公司嚴抓疫情防控,全面復工復產,生產、經營實現雙上升,為全市經濟平穩運行作出應有貢獻。 今年上半年,市國資委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目標要求,積極履行自身監管服務職能,全力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疫情防控、市屬國有企業改革轉型等重點任務,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截至6月,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763.96億元,所有者權益397.78億元,同比增長40.95%,實現營業收入13.74億元,同比增長12.57%,實現勞動生產總值1.56億元,同比增長10.06%。 強化管理改革 提振國企發展活力 為充分發揮我市國有企業資源、人才及業務優勢,國有資本在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城市產業的作用更加突出,企業的融資、發債、化解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發揮資產聚集效應。2018年,我市對原市屬七大公司重組整合形成來賓國投集團、來賓產投集團、來賓農投集團三大集團公司,連同廣西鐵合金公司形成“3+1”產業格局。戰略性重組后,各企業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拓展市場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企業人力成本得到進一步優化,自身“造血”功能和盈利能力得到較好改善,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打下基礎。 市國資委主任韋兆堅介紹,今年上半年,市國資委以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為契機,明確市屬國有企業主業,持續深化人事、勞動用工、薪酬管理“三項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導市屬國有企業引入4家非公有制企業,以“混”為手段、以“改”為目標,整合資金、重新規劃梳理發展戰略、調整經營模式,激發企業內生動力,釋放新動能,實現新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形成一套有效的國有資本監管體系。 改革提活力,轉型增動力。為提升適應市場和自身“造血”能力,市國資委積極幫助引導國有企業由過去以市政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代建為主,逐步轉型投向旱改水、加油站、碳酸鈣、建筑材料等實業,幫助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4月15日,中國建材象州南方綠色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我市舉行,從初步洽談到項目落地,僅用2個月時間。 今年以來,為激活我市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市國資委一方面內強根基,盤活管好現有國有資產;同時外引“活水”,主動對接“央企入桂”,做大做強經濟產業“蛋糕”。 市國資委通過想新招、出實招、亮硬招,主動對接央企,采取線上“云招商”,線下“對口招商”,實行政策傾斜,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大企業、大項目到我市落戶興業。 據統計,截至7月30日,全市共洽談對接央企項目18個,簽訂正式投資協議2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居全區前列。 踐行實干擔當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防控期間,市國資委組織動員國資系統6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參與疫情防控,其中135人脫產參與城市社區聯防聯控,多方籌集捐贈醫用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并主動提供國投悅途管理酒店作為市城區疫情防控定點酒店,緊急承擔醫療廢棄物運送任務等工作,累計捐贈醫用口罩10萬個、防疫物資價值87萬元,捐款7萬余元。市屬國有企業減免房屋租金共計908萬元,減免市工業生產經營類、建筑類和商業經營類水費56萬元。 為發揮國企在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上的推動作用,市國資委堅持黨建引領,圍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項中心發展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化解債務風險等重點工作。其中,在今年開展的土地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中,市國資委指導監管企業加快施工,截至6月底,已實施土地綜合整治總面積8.4萬畝,完成驗收面積3.79萬畝,成功出讓水田交易指標293畝,實現收益5049萬元。 “做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引導國有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市國資委主責主業。”韋兆堅說,今年下半年,市國資委將從六個方面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優做強。 一是頂住壓力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債務風險的底線。 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公司章程在企業治理中的基礎作用,推動各治理主體依照公司章程行權履職。強化對“三重一大”決策事項管理,進一步明確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權責邊界。加強對子企業公司治理工作的指導和檢查,探索經營層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 三是聚焦主業規劃長遠。要求企業圍繞既定經營主業,結合自身人力、物力、財務優勢和實際,集思廣益制定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穩步把主業做大做強,逐步形成主業突出、產業配套的產業體系。 四是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推動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強化任職條件和考核評價,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實現員工能進能出;深化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有效解決薪酬資源結構錯配問題,形成適應市場競爭的薪酬體系,實現職工收入能升能降。 五是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完善授權放權機制,精簡出資人審核事項,分類推進資產同質、經營同類、產業關聯企業的整合重組,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強投資管理,防范投資風險。不斷完善公司治理。 六是強化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提升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加大黨建工作與業務融合力度,在推動企業風險處置、轉型發展、項目攻堅、瘦身健體增效益等工作方面,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逐級壓實責任,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來賓日報記者 劉京平 陳千立 馬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