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筆者在興賓區良江鎮中團村委高嶺村靈江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辣椒收購點看到,農戶將剛從地里采摘的辣椒送來過稱銷售,數著賣辣椒所得的錢,每個人臉上都露出喜悅之情。
進入4月,良江鎮種植的辣椒開始采收,該鎮農戶開啟“辣椒經濟模式”。
據了解,良江鎮黨委、政府從2009年開始引導群眾發展辣椒種植產業,目前該鎮種植辣椒近1.9萬畝,主要分布在轄區龍安、中團、思槓、李村等村委。良江鎮種植的品種主要是線椒、螺絲椒,上市時間早,個大細長,口感鮮嫩,深受消費者喜愛。每年有湖南、四川等地的老板前來定點收購,不少群眾在辣椒產業中通過種植、收購、務工、農資供應等方式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今年我們及早做好復工復產工作,辣椒生產受疫情影響不大,今年辣椒總產量將達3.3萬多噸。”良江鎮鎮長王超說。
農戶是辣椒產業最直接的受益者。該鎮中團村黨總支部書記張慶合向筆者算了一筆賬:一畝辣椒種子投入210元,整地投入140元,肥料、農藥、地膜投入650元,總共投入約1000元。每年1月開始種植,4月份采收,正常情況下畝產2000公斤,去年地頭收購價每公斤7元,每畝除去成本還有近1.3萬元的純收入。今年價格能保持在每公斤7元的話,畝純收入也將過萬元。
“我家去年種植20畝辣椒,純收入超過20萬元。”張慶合說。6月收完辣椒后,群眾還可在地里種上香瓜、糯玉米等經濟作物,下半年還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一畝地一年的總產值約1.5萬元。
在良江鎮,辣椒產業催生不少當地“辣椒經紀人”。他們既是種植辣椒的農戶,又是收購辣椒的老板。
“我們高嶺村有8個辣椒收購點,約有70人從事辣椒收購工作,他們有些與外地老板合作,有的則是自己收購自己賣,去年我獲得分紅3萬元。”張慶合高興地說。像張慶合這樣的“辣椒經紀人”在良江鎮各村屯都有,目前全鎮至少有100個“辣椒經紀人”。有了本地的“辣椒經紀人”,當地椒農與市場實現無縫對接,良江鎮的辣椒供不應求。
良江鎮的辣椒產業還帶動了很多就業崗位和其他行業的發展。
“我有三馬車,每天幫農戶從地頭運辣椒到收購點。在采摘季節,我每個月有七八千元的收入。”高嶺村村民覃宗寶說,他自己種有8畝多辣椒,去年收入10多萬元。在高嶺村,像覃宗寶這樣在做好自家農活之余,專門用車子幫別人運辣椒獲取收入的還有很多。
“今天請了5個工人來幫我摘辣椒,按工時付工資,每人每小時12元,他們一般是上午工作,半天就能有60元左右的收入。”辣椒種植戶張洪帥邊摘辣椒邊說,我們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出來摘辣椒了,但人手還是不夠,大部分工人是從周邊村屯請來的。據統計,在辣椒采收季節,良江鎮每天都有1000多人從事辣椒采摘工作。
“辣椒產業也帶動了農資行業的發展,我們村張洪東每年從外地廠家進地膜回來供給群眾,由于出廠價格低,供給群眾價格也相對低,群眾都愿意跟他買。另外,農機行業也不斷發展壯大,很多人買回農機專門幫椒農翻地、起壟、蓋膜,兩三年就能收回機械成本。”張慶合說。據統計,良江鎮目前擁有各類農業機械5000多臺。
良江鎮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因地制宜引導產業發展,根據辣椒項目“短、平、快”的特點,結合土地平坦等資源優勢,將辣椒作為脫貧攻堅的又一支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并不斷完善辣椒基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為產業發展壯大鋪平道路。目前,辣椒、水果和甘蔗一道成為該鎮三大產業,全鎮發展辣椒種植農戶1600多戶共6600多人,已有764戶貧困戶通過發展辣椒等產業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小辣椒大產業的發展格局在良江鎮逐漸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