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廣西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應用與駐村工作隊信息化管理暨扶貧對象動態管理業務培訓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全區各地的500多名組織部門和扶貧信息管理人員參加培訓。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3.95萬名干部與貧困戶在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上完成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基本實現信息化。
據悉,今年2月起,按照自治區扶貧辦的統一部署,我市率先在興賓區和武宣縣開展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試點工作,將大數據平臺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著力破解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扶貧信息不夠精準、扶貧數據共享不足等突出問題,實現了幫扶干部用手機實時查看、核準貧困戶信息,并與實現扶貧數據信息“前臺”“后臺”的操作無縫對接、實時更新。同時,作為全區三個試點縣(區)之一,興賓區在今年6月就率先實現數據平臺應用全覆蓋。
31日,市委書記農生文在培訓會上致辭,他指出,當前我市圍繞落實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認真抓好扶貧信息更新、精準管理等“七大重點”工作,特別是堅持信息核查常態化,扎實開展基礎信息核對清洗突擊月活動、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我市將以這次培訓會為契機,進一步發揮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作用,奮力推進來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
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蔣家柏對我市推進扶貧工作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建設和應用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是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扶貧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的重要基礎。全區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著力建設好、應用好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推動大數據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扎實推動扶貧工作更加有效開展。
市領導余治平、奉海峰參加培訓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