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法人員向消費者講授識假辨假技巧。
掃描“來賓壹報”二維碼,觀看活動直播視頻。
假冒偽劣洗發水有明顯的刺鼻氣味、真酒防偽標志碼后有像人民幣一樣的水印、假煙外包裝上可以看出不少漏洞……3月14日,來賓市2019年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在政和路步行街舉行,來自市消委會成員單位、企業個體戶代表用身經百戰的火眼金睛,傳授市民破解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技巧,宣傳消費維權途徑和注意事項,提高市民的維權意識。
“正品洗潔精的電子噴碼噴在瓶身,而仿冒洗潔精電子噴碼則直接打在標簽上,十分隱蔽。”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廖茁為消費者仔細講解真偽產品的細微差別,通過瓶身顏色、硬度以及液體的粘稠程度傳授打假“秘笈”。
市市場監督執法人員覃斌拿起展示臺上的幾瓶假藥,向消費者介紹假藥的辨別技巧:“粗略辨別藥品從批準文號、藥品外包裝和內包裝三方面來看,消費者切記要從正規合法的渠道購買,切不可貪圖小便宜,服食假藥輕則嘔吐不適、延誤病情,重則有可能危及生命。”
活動現場,推著嬰兒車的市民關心嬰幼兒奶粉的真假辨別竅門,“煙民”們則駐足在煙草專賣局的展位前打聽,大家都在爭取難得的機會學習打假技巧。“以前買到假的洗發水覺得沒多少錢也就沒有意識到可以投訴舉報,現在有了辯假能力,再遇到這類事情,我一定要依法保障自己的權益。”市民陳先生說。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如濤表示,舉辦“識假辨假”活動旨在推動我市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