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運江鎮友慶村的定點幫扶單位以來,象州縣委辦全方位做好幫扶工作:為群眾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帶領村民發展短、中、長結合的產業,爭取扶持資金1000多萬元……2018年,友慶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之前的16%降至現在的0.22%,真正成為產業興、村容美、村民富的新鄉村。
“我種有7畝果、7畝稻谷、6畝甘蔗,甘蔗和稻谷田一年純收入差不多有兩萬元,水果產量今年估計有一萬公斤。”友慶村村民熊時龍說,他曾是貧困戶,孩子上學開銷大,平時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日子過得很緊巴。自從開展精準脫貧攻堅以來,他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獲得了危房改造資金、產業獎補、“雨露計劃”、低保等扶貧政策支持,甘蔗、水稻、水果種植產業得到全力發展。2017年,他家順利脫貧,生活蒸蒸日上。
和熊時龍一樣,友慶村的118戶貧困戶也享受到了教育、醫療、住房、種養等方面的幫扶政策,生活有了保障。同時,在縣委辦的引導和扶持下,全村形成了優質稻、甘蔗、柑橘等短、中、長期種植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經濟來源穩定,村民收入穩步增加。
“現在,友慶村種植甘蔗約1200畝、特色水果3000畝、優質稻1000畝,同時我們為貧困戶申請到產業以獎代補資金約85萬元,將脫貧攻堅工作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笨h委辦派駐友慶村第一書記譚立立告訴筆者,截至目前,友慶村已脫貧117戶417人,還有1戶3人未脫貧,今年計劃全部脫貧。
除了產業興旺,友慶村的生活環境也日益改善。近年來,縣委辦協調各方力量,投入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幫助群眾解決路、水、電方面的實際困難,讓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都獲得巨大便利。
“在幫扶單位象州縣委辦的幫助支持下,我們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全村都修了水泥路、通了自來水,還安了太陽能路燈,真的非常感謝后援單位的支持。”友慶村黨總支部書記熊光生高興地說。
在抓產業、強基建的同時,縣委辦還把強化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總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通過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子、開展各項宣傳培訓學習、“三清三拆”百日攻堅行動等活動,增強黨員干部管村治村、致富帶富、服務群眾的工作能力,有力提升友慶村黨組織戰斗力。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村委干部凝心聚力,以辦大米加工廠、租賃場地等多種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讓友慶村從當初的“空殼村”成為如今實現15萬元村集體收入的新鄉村。2020年,友慶村黨總支部獲評“自治區五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