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推進地方經濟的關鍵,產業發展起來,村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好。”作為馬坪鎮人大代表、豐收村村委主任,楊乃逢一直以熾熱的代表情懷,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引導產業發展、帶領村民致富,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
豐收村作為馬坪鎮三大貧困村之一,由于產業基礎薄弱,2016年以前,村民大多靠種植水稻養家糊口,因常年遭受內澇災害,“靠天吃飯”是大家一直面臨的窘境。如何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經過深思熟慮,楊乃逢決定從加強農業生產管理入手,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結合,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號召,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
一開始,大家對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的熱情并不高,為此,他召集村干部連續開了幾個晚上的會,并挨家挨戶入戶走訪,給村民宣講政策,最后才打消了村民的顧慮。隨后,他成立宏旺合作社,帶領120多戶村民建設豐收村第一個“雙高”糖料蔗基地,共規劃種植糖料蔗1052畝。
局面的成功打開,讓楊乃逢松了一口氣,然而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買蔗種和肥料都需要大量的錢,貧困戶手頭資金不夠,不敢大面積種植。2016年初,村民楊祖權缺錢買化肥,楊乃逢了解情況后,二話不說便拿出3500元給楊祖權救急。據不完全統計,在楊乃逢的帶領下,宏旺合作社僅在2016年就為村民墊資近90萬元。同時,在種植的過程中,楊乃逢還經常邀請農業推廣站的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為大家教授種植技術、解決生產難題,有效解決村民“萬事開頭難”的問題。
付出總會有回報。通過大力發展“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全村對原有的甘蔗地進行了平整改造,推行機械深耕、擴寬行距以及種植良種蔗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了甘蔗產量大幅增加。在“雙高”糖料蔗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年,全村就創下了畝產8噸、產值達4300元的好收成。
經過三年的發展,如今的“雙高”糖料蔗基地已成為豐收村村民的增收“法寶”。截至目前,全村共種植糖料蔗超過4000畝,有甘蔗種植專業合作社2家,帶動貧困戶212戶,戶均年收入15900元,人均收入4280元。隨著經濟產業日益提高,豐收村的貧困戶紛紛通過勤勞致富甩掉貧困“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