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jié)的腳步漸漸近了,有一種植物悄悄生長開來,牽動著無數(shù)吃貨的心。它就是鮮嫩的艾草。田野間,水塘邊,嫩生生、綠油油的艾草在暖暖的春風里搖曳著,仿佛在招呼食客前來采擷。 時下正是艾草的最佳收獲季節(jié),不僅口感鮮嫩,還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為了不辜負這份自然的饋贈,深諳美食之道的廣西人將其制成艾葉粑粑,端上春天的餐桌。如今,傳統(tǒng)的艾葉粑粑又多了一個“網(wǎng)紅”名字——青團。 
將新鮮的艾草用流動的水反復清洗。 
艾葉榨汁備用。 
在糯米粉中倒入艾葉汁,揉成面團。 
把面團壓扁,放入餡料團成圓形。 
青團蒸好出爐啦,韓湘對成品很滿意。 
新鮮的咸蛋黃,油亮誘人。(晚刊記者 韋禎禎 攝) 
新鮮出爐的青團,外皮軟糯,內(nèi)里咸香。 
幾個青團配一壺春茶,品味愜意的春日“食”光。 ? 用一縷艾香留一寸春光 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從色彩到口感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是清明時節(jié)流行于廣西一帶的時令食品,也是來賓人頗為喜愛的一道美食。 “我的做法可能跟傳統(tǒng)做法不太一樣。”今年40歲的韓湘是來賓市青年聯(lián)合會的成員,同時也是制作甜點的一把好手。她說,清明前后是艾葉最鮮嫩的時候,得抓緊時間制作青團,才不辜負這短暫的春光。 3月23日一大早,韓湘便托家人從市場上買回幾把新鮮艾草,翠綠的葉子上還帶著水珠。艾草是野生的,混合著泥土和露水的氣息;艾葉要取最鮮嫩的部位,做出來的青團才夠細膩。韓湘翻動著雙手,熟練地分揀艾葉,并用清水反復沖洗。擇好的艾葉需用沸水煮過才能榨汁,“水里可以適當放些食用小蘇打,色澤會更鮮綠,還能去除澀味。榨汁后不需過濾,這樣才算是原汁原味。”韓湘告訴記者,這一過程也可以用大麥青汁替代,大麥青汁制作的青團顏色更清新,吃起來各有風味。 接下來是制作面團。將適量糯米粉、細砂糖和黃油倒入碗中,與榨好的艾葉汁攪拌均勻,揉成面團。為了讓青團更軟糯,韓湘有一個小竅門:水煮適量澄粉并攪拌成型,與面團一起揉勻,“利用粉類的不同特性,可以混合出更好的口感。” 內(nèi)餡首選咸蛋黃肉松,這是當下年輕人頗為喜愛的新式口味。將剝好的咸蛋黃放入烤盤,噴上少許酒,去除腥味,然后烤制10分鐘。到點后取出攪碎,加入肉松和沙拉醬拌勻,團成圓形待用。 包面皮也有講究。“餡料可以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這樣包起來更快更有型。”對于美食制作,韓湘總有各式各樣的小點子。取一個小面團,在手掌間壓平,呈餃子皮大小,隨后放入餡料,手指一揉一卷一壓,飽滿而圓潤的青團便制作好。 將捏好的青團一一放入蒸籠,開火,關(guān)蓋,接下來是等待美食出爐的時間。 以美食之名讓夢想花開 看著韓湘在后廚忙碌而麻利的身影,難以想象,這雙拿慣了模具、刮刀的手,10年前也曾緊握筆桿,下筆成篇。 不會寫稿的烘焙師不是一個好老板。說的正是韓湘。 “說起來,我跟你算是半個同行。”韓湘笑著對記者說。2001年,畢業(yè)于廣西大學新聞學專業(yè)的韓湘帶著青春的懵懂回到來賓,入職黨報,成為一名記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奔走在新聞現(xiàn)場,采訪、寫稿、拍攝,周而復始。有一天,她突然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輾轉(zhuǎn)幾年后,選擇到山西太原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從事文職工作,任總裁助理。 2015年,35歲的韓湘陷入瓶頸期,想要作出更多成績,身在異鄉(xiāng)卻施展不開。“我想有一個不一樣的40歲。”當時,這是韓湘唯一的念頭。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在腦子里愈演愈烈,2016年,她孤注一擲,回到家鄉(xiāng)來賓,成立了一間烘焙工作室。 然而,起步比想象中更難。 那些年,連鎖蛋糕店尚未普及,私房烘焙對于大部分來賓人來說,更是聞所未聞。況且,手工制作的蛋糕售價不低,顧客憑什么買單?韓湘思來想去,決定為自家蛋糕“講故事”,增加產(chǎn)品附加值。“顧客訂購的每個蛋糕,我都會賦予一個小故事,久而久之,‘講故事的蛋糕’成了我們的名片,逐漸在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 2019年,我市舉辦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來賓選拔賽暨“創(chuàng)客中國”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韓湘受聘為“來賓市創(chuàng)業(yè)導師”,帶領(lǐng)更多年輕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那一年,韓湘把目光投向市中心的寫字樓。她悄悄地為夢想中的烘焙館畫像:干凈敞亮的店內(nèi)擺滿各式花藝,三兩顧客一邊品嘗甜品,一邊小聲交談,陽光透過大大的落地窗,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畫面恬靜而溫馨。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韓湘當機立斷,將工作室搬進寫字樓。初步裝修過后,她總覺得還差點什么。2020年,她請來花藝師,一起重整裝修。 墻角的枯樹是韓湘親自從山上扛回的,再點綴一簇簇白色的花瓣;落地窗邊用幾根木桿搭成木屋的框架,掛上幾把粉橘色的仿真花;大大的落地鏡矗立在花叢中,半弧形的造型平添幾許藝術(shù)感……夢想中的畫面一一落地,化為具象。如今,這里已成為來賓新晉“網(wǎng)紅”打卡點。 很多女孩曾有一個浪漫的夢想:擇一處鬧中取靜的住所,開一家詩意盎然的甜品店。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夢想漸漸積了灰,被遺忘在角落。 將夢想變成現(xiàn)實,韓湘花了5年時間。遙望創(chuàng)業(yè)之初,“不一樣的40歲”已悄然而至。 “咕嚕咕嚕……”蒸鍋翻滾沸騰的聲音打破了午后的寧靜,讓人心心念念的青團出爐了。打開鍋蓋,一縷縷蒸汽爭相溢出,蒸熟后的青團愈加晶瑩透亮。咬一口青團,品一口春茶,春的味道隨即在嘴里蕩漾開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