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刊訊(記 者 楊宇婷)2020年11月19日,金秀瑤族自治縣文化館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表彰,成為我市唯一獲得該榮譽的組織機構。該館為何能獲此殊榮?1月30日,記者走進該館一探究竟。
“自縣里開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以來,我們申請文化活動經費和國家補助經費共計35萬元,全部投入文化館的各項建設中,確保我縣各項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據館長龐曉華介紹,為提升大瑤
山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該館積極推進數字化建設,同時做好各類特色藝術培訓以及“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等工作。
據悉,2020年以來,該館免費舉辦各類群眾文藝培訓活動20次,加強彩調表演、瑤族民間舞蹈、黃泥鼓舞、瑤族織繡技藝等少數民族特色藝術培訓班力度,培訓邊遠、貧困山區學員達2000多人次。此外,該館利用“文化扶貧”,培養瑤族服飾生產性示范戶、瑤族織繡技藝生產性示范戶,吸納就業人員100人,其中有30戶建檔立卡貧
困戶參與瑤族織繡和瑤族服飾制作,年收入達10萬余元。同時,建成橫村黃泥鼓舞、羅漢山瑤族過山音非遺展示展演基地,向游客展示瑤族優秀非遺項目,為參與展演的貧困群眾演員提供增收渠道。
“我們最近剛打造一個瑤族小劇場,能接待約80名游客,主要為瑤族戲劇小戲、短劇等提供一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常態化演出場所,填補游客夜間消費和高品質夜生活的空白。”龐曉華說,接下來,該館將繼續發展群文藝術,傾力打造基層農民的精神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