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一直以來,一些部門都以“屬地管理”名義把任務、指標層層下壓給鄉鎮(街道),導致鄉鎮(街道)任務繁重、疲于應付、力不從心。加快建立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層治理體制,建立縣鄉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制度,理順縣鄉關系成為深化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
日前,市委出臺《來賓市明晰縣鄉職責規范“屬地管理”實施意見》,從市級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定好“屬地管理”的正確規矩,聚焦理順縣鄉工作關系,統籌推進鄉鎮“屬地管理”規范建設。
在制度設計上,通過推行清單管理,編制出臺《來賓市縣鄉“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明確縣鄉兩級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厘清縣鄉事權邊界,對未按清單履職發生問責情形的,分清主體責任、配合責任,依法依紀依規問責。通過建立縣級職能部門職責下沉鄉鎮(街道)準入機制,明確縣級職能部門將職責范圍內的行政事務委托或交由鄉鎮(街道)承擔的,需充分聽取基層意見,并報縣級黨委和政府審核批準。通過建立“鄉呼縣應、上下聯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平臺,針對基層治理中需要縣級相關部門協同聯動的事項和重點難點問題,結合“屬地管理”職責清單,由鄉鎮(街道)通過響應平臺提出工作需求、發出集結號令、完成對接服務。同時,建立“響應”“吹哨”事項辦理結果滿意度測評制度,有效解決鄉鎮“看得見管不著”、職能部門“管得著看不見”的問題。
在制度保障上,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縣鄉履職雙向考核評價體系,著力規范“自下而上”考核,強化“自下而上”評價,提高績效考評中鄉鎮(街道)評議縣級職能部門的分值權重,倒逼縣級職能部門放下身段,充分調動縣級職能部門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出臺該意見,就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劃清各方權責邊界,強有力地約束倒逼責任單位和部門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讓責任再旁落,進一步增強廣大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底氣和士氣,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