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判員通過視頻平臺與當事人進行面對面對話交流。
?“您好!庭審期間請不要抽煙,即使是網上開庭,也需要保持嚴肅……”2月28日,來賓市中級人民法院第六小法庭“云庭審”一起合伙糾紛案。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來賓中級人民法院利用互聯網法庭讓訴訟參與人通過電腦或手機遠程視頻參與庭審、調解等訴訟活動,滿足當前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實現疫情防控、審判執行兩不誤。
據了解,2月12日至今,該院已累計在線成功“云庭審”案件86件。在庭審前,該院會對法庭進行殺菌消毒。隨后,審判員和書記員全程戴口罩開庭。整個“云庭審”過程中,當事人通過在線視頻平臺展示證據,法官與其進行面對面實時對話,核實當事人身份信息,審查相關證據材料,書記員如實記錄庭審內容。庭審平臺會自動錄音錄像,書記員對筆錄進行核對修改后,再發送給雙方當事人查看,當事人確認筆錄無誤后進行電子簽名確認。最后法官點擊閉庭,庭審結束。
“疫情防控期間,如有訴訟需求,有關訴訟事項可以通過“廣西移動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廣西電子法院”網上立案平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線上渠道辦理或咨詢,盡量避免線下窗口或郵寄提交。”來賓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盧小敏提醒,在申請網上立案時,一定要確保填寫的手機號碼及郵箱地址正確,如發現填寫錯誤,當事人可第一時間聯系法院修改。
此外,網上立案繳費時間以七天為限,如果不及時繳費,系統則會自動取消撤訴。申請立案后,法院會在三天內進行審核,立案結果通過微信小程序發送通知。需要注意的是,網上立案目前適用于民事一審、行政一審、首次執行案件,對于其他省份管轄的案件可進行跨域立案辦理。
“經詢問當事人的意見,雙方一致同意在互聯網上開庭的,可以通過互聯網法庭進行開庭。”來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韋玉娟表示,與普通法庭不一樣的是,互聯網法庭無須當事人到法院參加訴訟,只需一部手機,當事人便可以在家參與庭審。“云庭審”模式的運用,不僅為當事人提供了訴訟便利,也提高法院的審判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