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打通“斷頭路”是城市經濟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去年,我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目光投向城區路網建設,呼吁相關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拿出魄力、形成合力,啃硬骨頭、拔硬釘子,舉全市之力打通城區多條“斷頭路”,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
2月18日上午,在興賓南路(也稱來良路)城市主干道上,來來往往飛馳而過的汽車給這座年輕的城市帶來無限生機。而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黃泥土以及數百間雜亂無章的民房,穿行在原先的小巷子里,常常讓人分不清方向。
如今,包括興賓南路在內,來賓城區中南路延長線、飛龍路、濱江北路(外籍公寓段)、江濱路、翠屏東路、來華路東段、綠源路南段、僑緣路,九條“斷頭路”在一年時間內得以打通。它既是這座城市的形象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不僅方便市民出行,還促進了經濟發展。這一切變化的背后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困難和汗水?
眾志成城 征地組啃下硬骨頭
記者在市征地搬遷安置工作指揮部看到征地搬遷工作組組長譚龍志寫的一份總結,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接到這個啟動多年、困難重重的老項目并擔任工作組組長,我自己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同時也羨慕參與標兵工程的同志能分到新開工的項目,這種五味雜陳的心理,實際就是自己有了畏難情緒,怕完不成任務,跟不上大家的進度。因為又不能說自己不行,所以只有硬著頭皮干下去……”
究竟是怎樣困難的一個項目,竟讓征地干部有了如此的復雜情緒?其實,它就是當時興賓南路(原項目名稱為來良路)的征地拆遷工作。記者了解到,來良路Ⅰ標、Ⅱ標段全長2.1公里,道路紅線寬50米,北起長梅路,連接紅水河大道,南至天然橋路,是貫穿我市城區南北片主要大道之一。該項目合同造價為6128萬元。來良路Ⅰ標段2009年啟動,長約1000米;Ⅱ標段2012年啟動,長約1100米,需搬遷約450間房屋,共263戶。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早在2009年就已經啟動建設來良路Ⅰ標段,但因當時征地拆遷難度太大,工作沒有新進展,最后不得不暫時擱置。隨后,2012年啟動建設Ⅱ標段,因為征地搬遷問題又耗費了5年時間,工作仍然沒有新進展。
大家心里都明白,要建設興賓南路,首先要搬遷約450間民房,征收數百畝土地。這一龐大的工程,不免讓負責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的組長有了畏難情緒。
然而,天下再難的工作還是需要有人去做。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個新決策:開展征地搬遷“百日攻堅大會戰”。此次大會戰,上至市領導、下至社區普通干部都責無旁貸,中間還從各個市直單位抽調精干人員,并由獲“征地標兵”稱號的干部來擔任各個項目征地小組的組長。經過這一輪調整,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征地工作韌勁不足、定力不久的問題,征遷干部擺脫了搖擺心理,再大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2017年,興賓南路建設項目僅用7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征地搬遷任務。在這7個月的時間里,征地組共搬遷227戶,拆除房屋441間,拆除構建筑物面積29118平方米,遷移墳墓12座。
興賓南路征地搬遷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讓負責征地的同志信心更足了。作為該項目征地搬遷工作組組長,譚龍志的感悟很深:“征地搬遷工作因為項目不同、區域不同、面對的群眾不同,采取的方法措施也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事在人為。征地搬遷工作是干出來的!”
2017年,對城區建設來說,最大的工作就是征地拆遷,最有亮點的工作亦是征地拆遷。當年市本級征地搬遷安置項目共149個,涉及產業、城建、教育、水利和交通等領域,興賓區完成征地30391畝、來華管理區6101畝、河南工業園區7253畝;搬遷房屋6190戶,其中興賓區4647戶、來華管理區912戶、河南工業園區631戶。
市征地搬遷安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龔強對記者說,要打通城區九條斷頭路,征地工作組就是在前線沖鋒陷陣,是要負責炸掉堡壘的一支隊伍。事實證明,這是一支能讓市委、市政府放心的隊伍,是能夠打贏攻堅戰的隊伍。這場攻堅戰采取動員拆遷和行政執法相結合,城區政府、街道辦、征地辦、社區四級聯運的工作模式,現在看來,堪稱征地工作中的一場經典戰役。

江濱路,讓河西居民來往城南新區不再繞大彎。
堅定信心 按期通車實現民愿
2018年年初,市政府把打通城區中南路延長線、興賓南路、維林大道延長線、濱江北路等九條斷頭路項目列為2018年政府為民辦實事的“1號實事”項目。如今,除維林大道延長線還在施工外,其余斷頭路已全部實現通車目標,不得不說這是我市一項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路通了,財來了!”在中南路裕達·金碧天譽小區附近經營水果生意的李女士高興地對記者說。自2018年11月14日中南路延長線正式通車后,李女士的水果鋪生意比以前更旺了。“自從中南路全線通車后,一下子增加了大量人流,來買水果的人多了,生意自然更好做。”
打通“斷頭路”,不僅商販得到好處,對于家長而言更是實實在在的方便。“以前每天要騎行幾條路把小孩送到翠屏小學,中南路延長線通車后,我家到學校就是一條直線,距離大大縮短。”市民莫先生告訴記者。另外,記者向廣西來賓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了解到,再過不久,綠源路南段也將開通,屆時,家長送孩子到濱江小學讀書將是一條寬廣大道。
興賓南路建成通車,無不讓群眾拍手稱快。市民樊國強對記者說,以前要走兩三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而今只需走1公里。這條路的打通,最大意義在于疏通了來往泉南高速來賓東出入口的車流。自去年年底來賓繞城高速道路啟用后,每天通過來賓東出入口的車輛陡增,興賓南路極大地消解了此前城北區市民上高速公路所承受的擁堵之苦。
興賓南路打通后,市民的出行路線也有了多種選擇。去往南寧的車輛,既可走大橋路、文化路,也可走新開通的興賓南路、飛龍路,這是廣大市民的出行福利。
然而,在建設斷頭路過程中,各有關單位遇到的困難也是前所未有的。
來賓城投集團副總經理盧玉軍告訴記者,打通城市斷頭路,一方面,工作的前提條件是突破征地問題,原來良路擱置多年未能建成通車,問題就出在征地搬遷上,以至于讓有關方面失去了建設的信心。不過,在市委、市政府實施征地大會戰后,這一現狀悄然改變。另一方面,是建設資金缺口的問題。為此,該公司成立了專門的融資機構、協調小組,并通過建設方先期墊資的方式,將大部分斷頭路建設起來。
此外,作為業主單位,在建設斷頭路過程中,來賓城投集團大部分員工犧牲周末休息時間,跑工地、做材料、去匯報,堅持“白加黑”“5+2”超常規的工作模式,直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建設任務。

新建成的濱江北路與來華大橋交叉處。

歷時9年終于正式通車的興賓南路。

新學校與新開通的道路,師生上學更便利。

中南路延長線建成通車,打通了老城區與新城區的交通動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