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感覺灰塵比以前少很多,就算是小區附近有工地也看不到太大的灰塵。平時只要出太陽,基本上都能看到‘來賓藍’。”11月10日,家住來賓北站附近某小區的藍先生對記者說。得益于工地內有效治理,使得原本漂浮于空中的揚塵有效“落地”。
近期,記者走訪市城區多個在建工地,發現大部分工地都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采取濕法施工工藝,在工地出入口設置進出車輛沖洗平臺、硬化工地路面,以及在工地灑水保持地面濕潤、對施工產生的裸土進行覆蓋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工地上的霧炮機和圍欄噴淋系統。霧炮機形似小炮筒,通過內部的大馬力鼓風機,將在筒口霧化的水汽吹入空中。在工地四周圍欄安裝噴淋系統也是這個原理,圍欄上每間隔3至4米設置一個噴淋口,將水霧化后噴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覃瑋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工地施工避免不了產生揚塵,但可以通過安裝霧炮和圍欄噴淋系統,使水霧與揚塵顆粒結合,讓它們凝聚成團,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地面,從而及時抑制剛漂浮到空中的揚塵顆粒,達到降塵的目的。
在城北一處工地,工地負責人黃經理告訴記者,除了開灑水車每天灑水保濕,霧炮機和圍欄也會在施工時間打開。工程建設開工至今,總共花費了近30萬元來進行揚塵治理,“我支持工地利用霧炮機和圍欄噴淋系統進行降塵,這是施工企業對環境保護的一種責任。”
自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以來,有關部門要求城區全部在建工地加強揚塵治理力度,嚴格執行工地揚塵6個百分百標準,即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和渣土車100%密閉運輸等,將揚塵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約束建筑企業文明施工,對不落實揚塵治理措施造成塵土污染且整改落實不到位的,依法責令停工、停產停運。
開展城市揚塵綜合治理是我市今年9月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之一。此外,還對“散亂污”整治、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煙花爆竹禁燃限放、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等8個專項行動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聯防聯控,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督查問責,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